梁文道寫過一本書叫《常識》,,但在《見字如面》里,,他依然是那個傳播“常識”的人。比如普通人大多認為吳三桂的歷史形象并非是正面的,,但梁文道在他的家書里,,讀出了人性的復雜,正反派難以一言以蔽之,;陳難是烈士飛行員陳懷民的妹妹,,她得知哥哥與日本飛行員高橋憲一同歸于盡后,給高橋的妻子美惠子寫了一封信,,字里行間沒有仇恨和哀怨,,只有對戰(zhàn)爭的厭倦和對“敵軍”家人的同情,此信發(fā)表后被國內(nèi)各大報紙轉載,,梁由此得出當時中國的公民社會是有一定基礎的……
有學者警惕這樣并不可靠的“常識”,,尤其沒有一手資料的支撐,往往“情”多于“理”,。但在一個需要依靠感性贏取觀眾的節(jié)目里,,可看性需要被優(yōu)先考慮,哪怕有些邏輯僅僅是靠情感判斷得來,。還是那句話,文化節(jié)目頂多算小菜,,本來就不能作為了解所謂“常識”甚至學習知識的“正餐”,。
嘉賓和主持人溝通不暢需要改進
或許也是平臺的影響力有限,《見字如面》反而沒有太多框限,,從信件的選擇到嘉賓的討論,,有調侃有影射,雖然顯得粗糙,,沒有《朗讀者》似乎逐字逐句排練過的精致感,,卻有一種隨意自然的姿態(tài),。加上許子東和梁文道都是電視媒介的常客——兩人都擔任過鳳凰衛(wèi)視《鏘鏘三人行》的嘉賓,,梁文道還主持過讀書類節(jié)目《開卷八分鐘》,,深諳此類節(jié)目的談話之道,倆人一來一往也能有些火花,。
要說整個節(jié)目最雞肋的存在,,還是第一季“遺留”的主持人。盡管第二季把挑大梁的主持交給了男演員徐濤——大概也是因為第一季的主持人收到的吐槽太多,,但和“說信人”對話的主持人依然是上一季的那位,。主持人沒有對話能力已經(jīng)很糟糕了,加上有幾個打醬油的學生分散地坐在一旁,,時不時來幾個生硬的提問,,讓梁、許二人原本可以勉強撐起的場子氣勢又弱了幾分,?;蛟S節(jié)目組是希望讓話題的觀點、視角更加多元,,可惜沒選對人,,效果就適得其反了——我甚至看到了在梁文道身后的一位女學生睡意蒙眬地打了個哈欠,。暗戳戳地想,,如果竇文濤能來,這個節(jié)目或許就是讀信版的《鏘鏘三人行》了,,效果即便不說一鳴驚人,,也不會是現(xiàn)在的不痛不癢。
總而言之,,作為一檔主打文化的節(jié)目,,觀眾心里的“清流”,《見字如面2》相較第一季有所進步,,但遺留和新添的毛病依然不少,。如果能有第三季,或許只要改進兩點就能讓這個節(jié)目更上一個檔次:一是不要再用讀信嘉賓的眼淚作為賣點,,這樣顯得很Low,;二是應該把女主持人換掉。
□團子(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