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逐步進入老年社會,,老年癡呆是排在心腦血管病和腫瘤之后,困擾老人的第三大常見疾病,,患者人數(shù)也呈逐年遞增趨勢,。
正在進行“模糊喪失和延長性哀傷研究”的中國留德博士黃滿霞提出,長期照顧老年癡呆患者,,照顧者自身也會出現(xiàn)焦躁,、抑郁甚至憤怒等不良情緒。昨天,,武漢晚報記者來到武漢市老年病醫(yī)院,,走近一群老年癡呆患者看護人。
今年88歲的王爹爹是2012年的一個秋天早上去爬山時突然發(fā)病走失的,,一家人第二天凌晨才在110幫助下找到他,。從此,老人隔三岔五會走丟,,老伴在廚房做飯,,一不留神他就會“出逃”。老伴不知道找過他多少回,。之后王爹爹出現(xiàn)了典型阿爾茨海默病癥狀,,精神及行為異常,有幻覺,、愛妄想,、多疑。每天晚上不睡覺鬧騰,,日子過得顛三倒四,。老伴說著說著流下眼淚,,有時候?qū)嵲跊]辦法,只好捆住他,。而且長期住院,、請護工、一個月得輸3次血,,這都是一大筆支出,。
武漢市老年病醫(yī)院何燦輝主任醫(yī)師解釋,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達到1.44億人,,其中65歲以上每20人就有1人患老年癡呆,近1000萬的患病人群,,病程一般在1~25年之間(平均8年),,對社會經(jīng)濟造成了巨大負擔。阿爾茨海默病雖然不可逆,,但早期干預可控制其發(fā)展,。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肖勁松教授表示,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家庭照顧者也面臨著來自生理,、心理,、社交、經(jīng)濟等各方面的壓力,。他們有可能在重重壓力之下成為隱形受害者,健康退化,,精力耗損,。照顧者得不到患者的情感支持,內(nèi)心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同時,,照顧者終因身心受到影響而社交生活縮小、娛樂活動缺乏,,無法滿足個人或人際需求或培養(yǎng)興趣愛好,。 記者毛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