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特幣蒸發(fā)超1萬億,!史上最大泡沫崩塌,礦機竟被當垃圾處理,!
比特幣暴跌超70%
記得2017年是比特幣最風光的一年,,比幣特價格從不到1000美元處一路上揚,在2017年12月17日漲至最高19891.99美元的頂峰,。
從2009年第一個公布的比特幣兌換匯率為1美元兌換1309.03個比特幣,,漲到了2017年價格的最高點,價格翻了2000萬倍,,堪稱世界最大泡沫,。
在2017年,在比特幣被炒到最高價的時候,,深圳一套三居室抵不上100個比特幣,,一輛奔馳S500頂配也抵不上10個比特幣。
2017年也是幣圈人最風光的一年,,造富神話激勵了無數(shù)后來者,,各路資金蜂擁而至。幣圈造富之快,,撈錢之易,,在人類有據(jù)可查的商業(yè)金融史上,都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孤例,。
而就在這幾天時間內(nèi),,投資者聽到比特幣崩裂的聲音。
11月20日下午,,比特幣報價擊穿4300美元防線,,人民幣報價跌破30000元,再創(chuàng)新低,。
過去24小時,,下跌超17%,。
過去一個月,暴跌超30%,。
過去一年,狂瀉77%,。
比特幣的市值從2017年的高點蒸發(fā)了1.6萬億人民幣,。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崩盤,這就叫崩盤,。
恐慌或許才剛剛開始,,據(jù)彭博社分析稱,隨著虛擬貨幣暴跌開始發(fā)酵,,比特幣價格也將進一步下跌,。彭博情報表示,比特幣價格可能會跌至1500美元,,70%的市值將會蒸發(fā),。
有投資人在微博表示,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超級大泡沫——比特幣,,終于開始落幕了,,這也是全球流動性拐點的一個注腳。沒有經(jīng)歷過郁金香,,南海,,科網(wǎng)股等超級泡沫的人,在今天終于有幸能見到一生或許才遇一次的超級泡沫,,好好感受一下吧,。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比特幣論壇等平臺,,最近幾天虧損不少的炒家們也是一片“哀鴻遍野”。甚至某幣圈資深玩家表示自己的資產(chǎn)已虧損85%以上,,宣布“破產(chǎn)”,。
要知道在2010年,一份價值25美元的披薩就花掉了買主1萬枚比特幣,,相當于一枚比特幣價值0.25美分,。七年時間身價暴漲400萬倍,使得比特幣超過荷蘭“郁金香狂熱”和英國“南海公司騙局”,,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資產(chǎn)泡沫,。
紅線代表比特幣價格走勢
從上周起,伴隨著比特幣打破相對平靜開始下跌,,其他主流數(shù)字貨幣普跌,。過去24小時,,瑞波幣跌超9%,以太幣下跌超10%,,大多數(shù)市值排名前十的數(shù)字貨幣跌幅接近兩位數(shù),。整體數(shù)字貨幣市值已較1月的歷史高位抹去7000億美元。
比特幣為何崩盤,?
據(jù)報道,,比特幣的暴跌,很大程度上是比特幣現(xiàn)金(BCH)社區(qū)出現(xiàn)分歧引起的,。
BCH的硬分叉被認為是比特幣價格大跌的重要原因,,這次硬分叉已經(jīng)于11月16日零點40分正式執(zhí)行。
為什么此次的分叉會引起市場和投資人的如此關注,?
BCH是比特幣的分叉幣之一,,在2017年8月,為了解決比特幣區(qū)塊容量較小的問題——比特幣一個區(qū)塊的容量為1MB,,這被認為是導致比特幣交易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在一批大型礦主,、比特幣持有者和技術人員的支持下,BCH作為比特幣的分叉幣應運而生,。由于有大量頗具實力的人員支持,,BCH在誕生后逐漸成為主流數(shù)字貨幣,價格一度突破500美元,。
促使BCH誕生的人員中有兩位值得格外關注,,一位是Craig Steven Wright, 澳洲商人,曾稱自己就是比特幣創(chuàng)始人中本聰本人,,在比特幣社區(qū)擁有一定影響力,,被戲稱為澳本聰;另一位是吳忌寒,,比特大陸創(chuàng)始人,,其公司擁有大量比特幣的礦機、算力,。
此次BCH“硬分叉”是由長期自稱“澳本聰”的澳大利亞人Craig Steven Wright發(fā)起,,與BCH的忠實捍衛(wèi)者——比特大陸CEO吳忌寒之間的BCH社區(qū)內(nèi)部“斗爭”。目前雙方大打“算力戰(zhàn)”,,希望通過算力影響對方加密貨幣的穩(wěn)定運行和交易,。
在此背景下,BCH“硬分叉”下的“算力戰(zhàn)”需要消耗大量的礦機算力,,造成階段性的算力波動,,給存量市場蒙上陰影,比特幣持有者擔心上述BCH的互相攻擊會蔓延到比特幣,避險心理上升,、拋售行為加劇,,使得本來就已呈現(xiàn)萎縮情況的數(shù)字貨幣市場再遭打擊。
如果你是要交易加密貨幣,,還心心念念盼著價格能夠暴漲的HODL(持幣者),,我將是你最可怕的噩夢。
一切都結(jié)束了,,比特幣就是一種商品分類,,最終要回歸到錢。
壓根沒有什么“數(shù)字資產(chǎn)”,,就只有詐騙和健全的現(xiàn)金,,作出選擇吧,。
比特幣價格的下跌,,影響的不只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對產(chǎn)業(yè)鏈上游的“礦圈”來說,,利潤也被大幅吞噬,,一些小礦場或許因收益與成本不匹配而關門,而如果一旦出現(xiàn)關門潮,,計算難度將下降,,這對比特幣的價格更是雪上加霜。
英偉達上周發(fā)布了2019財年Q3季度財報,,雖然營收,、凈利分別增長了21%、47%,,但并沒有達到市場預期,。而英偉達也將第四財季的營收預期下調(diào)至27億美元,遠低于市場分析機構(gòu)給出的34億美元的預期,。
投資者對于英偉達這家公司給予了極高的增長預期和估值水平,。如此差勁的業(yè)績預期展望,無疑給了投資人一記重錘,。
在英偉達的財報里面,,管理層把收入放緩的原因,主要歸咎為mid-range Pascal products 的GPU渠道庫存積壓,。而導致渠道庫存積壓的深層原因,,卻是數(shù)字貨幣下跌。
挖比特幣需要礦機,,礦機運行哈希算法需要算力,,算力來自于采購的英偉達GPU。火熱的數(shù)字貨幣行情給了英偉達GPU零售業(yè)務巨大的需求市場,,但是一旦數(shù)字貨幣行情下跌,,大量的礦機挖礦成本高于數(shù)字貨幣價格,自然會把這些礦機淘汰,。這些被淘汰的GPU進入了二手市場,,不僅導致了GPU價格持續(xù)下跌,更是讓短期市場需求完全飽和,,對上游英偉達的產(chǎn)能產(chǎn)生了負面沖擊,。
“英偉達股價下跌,反映出加密貨幣推動需求的未來已經(jīng)破滅,,”
原標題:比特幣十年“礦場”調(diào)查:暴利已成往事,,礦主虧到肝疼10月31日,位于川西高原深山里的一家水電站,,這里生產(chǎn)的電直接輸送給附近的比特幣“礦場”,。
安靜了幾個月之后,比特幣這兩天又攪得幣圈不得安寧,。直到11月14日,,比特幣的價格還徘徊在6400美元左右的水平;但在最近一個星期內(nèi),,比特幣暴跌近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