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整治拒收現金:共處理拒收現金行為602起 新零售成整治重點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柴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兩年,,移動支付在國內快速發(fā)展,出門不帶現金,、只帶手機成了很多消費者的常態(tài),。就連街邊的小販都支持移動支付,帶著現金反而好長時間花不出去,。但您是否想過,,一個徹底的“無現金社會”同時也可能剝奪更多人選擇支付方式的權利。
今年7月,,央行發(fā)文部署集中整治拒收現金工作,。4個多月過去,根據央行的最新數據,,各級部門在全國共處理拒收現金行為602起,,而新零售行業(yè)成為了整治拒收現金工作的重點,。
拒收現金,究竟損害了誰的利益,?它可能如何影響你我的生活,?此次整治到目前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2017年,,微信支付,、支付寶曾先后推出“8.8無現金日”“無現金周”等宣傳活動,,引起社會對“無現金”話題的廣泛爭議,,盡管后來雙方將此類宣傳口號撤下,然而現金使用的問題卻借此走進了很多人的視野范圍?,F實生活中,,不使用現金、用手機支付究竟好不好,?采訪中,,年輕人這么說:“我覺得挺方便的,直接‘掃一掃’之后就把錢給了,,也免了那些找零,。”“挺方便,,出門就不用帶錢包,,光帶個手機就行?!薄熬€下支付的就給現金,。(手機支付)有可能商家會有一些優(yōu)惠。微信有那種紅包,,支付寶有鼓勵金之類的,。”
毫無疑問,,自2014年底“掃碼付款”誕生至今,,雖然只有區(qū)區(qū)4年時間,卻已經極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以往的消費支付習慣,。不過,,“無現金”真的值得提倡嗎?融360日前發(fā)布的一份線下消費支付方式調查問卷顯示,,受訪樣本中,,11.36%的人群曾經有過被拒收現金的經歷。而按照不同年齡來看,,有超過三成的“50后”遭遇過拒收,,是所有年齡段中占比最高的,。采訪中,上了些年紀的受訪者們對手機支付就不那么“感冒”了,。有中老年市民表示,,自己年紀大了,不太會用手機支付,,平時買菜還是使用現金,,因為現金保險,用手機容易點錯,。
13日,央行發(fā)布公告整治拒收現金行為,,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諧發(fā)展,。以后,你發(fā)現拒收或者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可投訴,、舉報給相關部門進行及時處理
新華社倫敦12月4日電(記者孫曉玲)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4日發(fā)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如果英國明年“無協(xié)議脫歐”,英國企業(yè)產出預計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