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陸海軍三軍中,對于新預算案最失望的當屬美國海軍,。眾所周知,,美國海軍近年來飽受艦艇數量嚴重不足,、管理和訓練支出入不敷出之苦,。以至于在奧巴馬政府后期,時任美國海軍部長甚至威脅,,如果國防部再不批準海軍的擴軍計劃,,就要辭職抗議。都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但無論2017財年還是2018財年的國防預算,,美國海軍的訴求都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數據顯示,,2018財年海軍預算為1715.11億美元,,比2017財年的1590.96億美元增加7.8%。不僅漲幅比陸空軍要少,,就連急于擴充戰(zhàn)力的海軍陸戰(zhàn)隊都從海軍經費中“分蛋糕”,。層層克扣下來,美國海軍的經費只能勉強用于維持常規(guī)工資漲幅,、日常訓練戰(zhàn)備和老艦維護升級上,。至于此前美國海軍提出的維持全球部署能力的最低限額——350艦計劃和308艦計劃,依照現有預算根本不存在實現的空間。
裝備采購分蛋糕空軍成為“大贏家”
資料圖片:圖為2018財年美軍裝備采購明細表,。(圖片來源于網絡)
聊完了宏觀的國防預算總額分配,,再讓我們把視線移到網友們最關心的新裝備采購的具體方案上。
從數據上看,,美國空軍成為裝備采購分配方案中的“最大贏家”,。美空軍近年新列裝的各種主力裝備采購量都將在2018財年穩(wěn)步增長。其中F-35戰(zhàn)斗機由2017財年的68架增加到70架,。盡管2架的漲幅看似不大,,但近2個財年總計138架的五代機采購量已非常可觀,,將在短期內快速更新和擴充美空軍的F-35機隊,。
同時,由于F-35已進入批量采購階段,,此前由于“低速初始生產”模式而居高不下的單機價格會顯著降低(因產量增加,,單機研發(fā)成本分攤額降低)。2018年財年采購70架F-35戰(zhàn)機的總價就比2017財年采購68架F-35戰(zhàn)機的總價下降了5億美元,。同時,新型的KC-46A加油機同2017財年一樣,,保持了15架的采購規(guī)模,,新型戰(zhàn)略轟炸機B-21的研制經費也有顯著增加。
此外,,在美國空軍裝備的導彈和高技術彈藥方面,,2018財年采購量也將增大。美空軍計劃用于未來遠程打擊作戰(zhàn)的“遠程防區(qū)外攻擊武器(LRSW)”的采購金額從1億美元增加到5億美元,,此舉旨在未來強化美空軍的遠程打擊能力,。而美空軍在新型B61-12戰(zhàn)術核彈研發(fā)上的投入也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