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研究要保持強烈的好奇心——諾貝爾獎獲得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丁肇中訪談錄
已經(jīng)82歲高齡的諾獎獲得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丁肇中還沒有退休,,早八點至晚八點的12小時工作量并沒有讓他感到疲憊,,因為浩瀚宇宙中的那些未解之謎仍在吸引著他,“宇宙中什么地方還有生命,?如何找到,?他們是不是擁有著跟人一樣的智慧?”尋找答案的方式,,是他領導的AMS(阿爾法磁譜儀)實驗——16個國家、地區(qū)的60個研究機構,、600多名科學家正夜以繼日地尋找暗物質和宇宙線的來源,。
7月6日,在山東大學“大師面前——與丁肇中一起尋找‘彩色雨滴’”見面會上,,丁肇中如此向科技日報記者解釋“不退休”的理由,。他強調,AMS實驗中,,中國科學家解決了不少重大甚至是決定性的難題,,比如山東大學程林教授是AMS熱系統(tǒng)的總負責人,在-40℃—+60℃溫度周期性變化中,,甚至極端情況下-90℃—+230℃的溫差中確保AMS各部件正常工作,,“這非常重要”。
要實現(xiàn)目標,,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不斷追求,再加勤奮工作
科技日報:對宇宙探索和科研長期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并不容易,,您是如何做到的,?
丁肇中:我現(xiàn)在還沒有退休。每天早上我大概7,、8點鐘就到實驗室了,,到晚上8、9點鐘才走,,為什么這么做,?因為興趣。和地面不一樣,,天上實驗的最大特點是(如有差錯)你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我花很多時間看這些數(shù)據(jù),,看什么地方有誤差。
在我做尋找新粒子的實驗尚未成功之時,,人們說我是傻子,,因為成功的可能性極低;但當我找到新粒子的時候,,人們又說我是天才——其實,,傻子與天才之間只有一步之遙。要永遠對自己充滿信心,,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同時,,要對意料之外的現(xiàn)象有充分的準備??傊?,要實現(xiàn)你的目標,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不斷地追求,,再加勤奮地工作。
原標題:理發(fā)師為什么戴手套給你洗頭,?真相令人憤怒!不少人都中招…現(xiàn)在很多人習慣去理發(fā)店洗頭洗頭的同時,,可以舒舒服服躺著,,還能讓理發(fā)師吹個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