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下崗夫妻10年寄養(yǎng)8名孤兒
視同己出 嘴對嘴為病兒吸痰
這就是愛
牽掛
8個娃娃中的6個已被他人領(lǐng)養(yǎng),,“時不時要翻出照片來看,,不管他們在哪里,,都希望娃娃們過得好”。
不舍
“每次送娃兒走都會哭很久,,心里是真舍不得,,但一想起他們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我們就釋然了”,。
情真
胥正華會為咳不出痰的殘疾兒嘴對嘴把痰吸出來;夫妻倆會帶著屁股上長了囊腫的棄兒四處求醫(yī)治病,。
這幾天胥正華“很紅”,,她和丈夫田先潤成了廣元的名人。因為獲得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殊榮,,胥正華還去了北京領(lǐng)獎,。
12月12日下午,參加完頒獎儀式后,,胥正華穿著紅色毛衣,,約了三個同伴打車去往天安門。去北京前,,她曾答應兒子,,無論如何都會拍一張?zhí)彀查T的照片帶回家。按下相機快門時,,這位從沒出過四川的廣元婦女覺得圓了心中的一個夢,。
胥正華口中的兒子名叫陳力,是福利院寄養(yǎng)在她家的孤兒,,從出生至今已超過9年,。事實上,陳力并非寄養(yǎng)在家里的第一個孩子,。從2006年至今,,有8名孤兒在她家生活,其中6名已先后被美國,、西班牙,、北京、上海,、重慶等地的好心人領(lǐng)養(yǎng),。
盡管娃娃們已身在千里之外,胥正華的手機里還留著他們的照片,,“時不時要翻出來看下,,畢竟是我們的子女,不管在哪里,,都希望娃娃們過得好”,。
鄰居眼中的“怪人”
寄養(yǎng)8孤兒 有的被領(lǐng)養(yǎng)去美國
在廣元市利州區(qū)新華街,,胥正華和田先潤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時常,,鄰居們都會看見,,這對夫婦牽著一兒一女外出逛街。
胥正華今年51歲,,頭頂有些許白發(fā),。她的丈夫名叫田先潤,今年59歲,。過去,,夫婦倆都是棉紡廠的職工。2005年,,因企業(yè)不景氣,,他們雙雙下崗待業(yè)。為了養(yǎng)家,,田先潤在一家公益性單位找到工作,,胥正華則成為家庭主婦。
她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和孤兒“結(jié)緣”,。因下崗待業(yè),胥正華時間充裕,,除在家煮飯外,,還被同伴拉上去福利院獻愛心。
她還記得,,自己來到福利院后,,看到很多身患疾病慘遭遺棄的孩子,他們中有剛出生的嬰兒,,有不滿1歲的孩童,。棄兒們躺在床上,或有殘疾,、或有智障,,發(fā)出咿咿呀呀的聲音??粗ぷ魅藛T忙前忙后的照顧,,胥正華心里涌出一股說不出的悲傷,“我也是母親,,看著孩子們,,很難受”。
回家后,,和丈夫商量,,他們決定前往孤兒院把孩子帶回家寄養(yǎng),,“與其養(yǎng)貓養(yǎng)狗,還不如養(yǎng)個娃娃”,。
就這樣,,胥正華和田先潤開始從福利院將孩子領(lǐng)回家。一晃10年過去,,他們先后成為了8個孩子的“爸媽”,。這些孩子出生一般都才10多天、或是滿月,,來到田家后生活1年左右,,再次被領(lǐng)養(yǎng)者帶走。截至目前,,已經(jīng)有6個娃娃先后被美國、西班牙,、北京,、上海、重慶等地的好心人領(lǐng)養(yǎng),。
孩子們來來去去,,無論時間長短,音容笑貌都鐫刻在胥正華和丈夫心里,,“每次送娃兒走都會哭很久,,心里是真舍不得,但一想起他們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我們就釋然了”,。
在福利院眼中,胥正華一家是善心人,;在孤兒眼中,,胥正華是媽媽;而在很多鄰居眼中,,他們則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怪人”,,“他們覺得我這個年紀就該享福,打打小麻將,,出去旅游,,而不是照顧無家可歸的孤兒?!?/p>
孤兒眼中的“爸媽”
不怕苦累 曾嘴對嘴幫冬恩吸痰
胡欣,,半個月大,女孩,;何汝海,,男孩,,出生剛10多天;夏雨恬,,3歲,,女孩;謝冬恩,,女孩,,不到1歲……說起自己的“子女”,胥正華眼睛里閃爍出慈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