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概括2016的年度關鍵詞,你一定不能忘記“上車”,。
“930”新政已經生效近90天,北京二手房均價仍然接近每平方米6萬元,,“上車”也因此依然是時下最流行的詞匯,。“上車”是一種樓市特色,,有的人早早上車,,即使不能折現(xiàn)也愿意把自己想象成坐擁千萬資產的人。有的人拼命想上車,,但卻遲遲沒有位置,。還有的人晚了一步,變成了一個“看戲”的,,但內心很少能有完全釋懷的,。
他們都只是這個大時代里的小角色,但這些人的買房故事卻在反復提醒著一個問題:房子是用來干嘛的,?
12月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7年中國樓市發(fā)展方向,,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中央如此定調樓市,,引來民眾普遍點贊。
剛需客:房子是用來住的
胡曉凡剛剛在一場談判中敗下陣來,,用她自己的話說,,元氣大傷。
直到兩個月前,,她是一個對房價“不敏感”的人,。畢業(yè)僅僅兩年,正處在拼事業(yè)的階段,,她只知道房價很高,,但要買的時候家里應該還能湊出來??墒?月和9月兩個月時間,平均一平方米漲兩三萬元的狀況讓她突然意識到:再不買就買不起了,!
于是她在2016年的最后一個月,,開始了一場快馬加鞭的“搜房記”。市區(qū),、地鐵房、總價300萬元以內,、首付120萬元,、一室一廳,按照這幾個條件搜索,,胡曉凡發(fā)現(xiàn)符合條件的區(qū)域也就只剩東南三環(huán)那片與自己同齡的價格洼地了,,擁擠、小商販聚集,、房齡老、不適合用高杠桿,,也就是俗稱的“老破小”。
坐在中介的電動車上,,迎著北京冬天凜冽的寒風,,她摸索著獨自一人去看房。
環(huán)境比她想象中還要差,,破破爛爛的小區(qū),、貼滿小廣告的樓道、上世紀80年代的毛坯裝修……父母在電話里挑剔:有電梯嗎、什么年代的,、還有沒有大點的,?胡曉凡甚至不敢把房子的照片傳給他們看,因為根本沒法看,。
聽到母親在電話里說:我們再努力一下,,你也努力一下,過兩年給你換個兩居的,。胡曉凡覺得很心酸,。
她還是在半個月內迅速看上了一套房,,“晚一天都有漲價的風險,,以前為了首付省吃儉用,但是攢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p>
坐在深夜回家的公交車上,想著即將到來的與業(yè)主的談判,,本來內心還有些興奮的她竟然默默流淚了,,“突然意識到,就這么要把父母畢生的積蓄花出去了,?!?/p>
12月的第三個周末,胡曉凡,、中介和業(yè)主坐在中介店的會議室里開始了她的頭一次買房談判,。“從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業(yè)主遲到了一個小時,,進了屋就邊玩手機邊說話,好像我是空氣一樣,?!?/p>
第一個條件談首付,胡曉凡剛說了交不出50%的首付,,業(yè)主拔腳就要走,,被中介攔住了,然后胡曉凡妥協(xié)了,,答應付140萬元首付,。雖然按政策她最低只需交35%的首付。接著是付款方式,、成交總價,,甚至是中介費也一點不讓。
“中介費明明可以優(yōu)惠到2.5個點,,但是他們咬定2.59個點,,0.1個點就是3000元,。每個地方都是我在讓,預算一直在超,,我總要爭取點什么,。”就是這么猶豫了一下,,這場業(yè)主強勢的不平等談判,,就莫名其妙地結束了。
胡曉凡還沒回過神來,,中介就在5個小時后通知她,,房子已經被別人簽走了。
“為什么會有這么不公平的交易,?”胡曉凡大哭了一場,,母親在電話里安慰她:你是花錢買東西的,你怕什么,!買過房的師姐們也來勸她:買房會讓你成長的,,沒有大哭過幾場的人生不足以談買房。
休整了幾天之后,,她又開始了風風火火的看房大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