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家庭免費體驗蘇繡技藝
錢亞清和丈夫用絲線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國際化的新蘇州穿引在一起
雙面繡,,無聲處“落筆”,,有形處“雕琢”,,堪稱蘇州最鮮活的象征,。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湖東社工委第五元素社區(qū),,有這么一位巧手繡娘,,用一枚小小的“繡花針”,,通過傳,、幫,、帶的形式,,用絲線把氤氳江南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國際化的新蘇州穿引在一起,。她便是傳統蘇繡技藝傳承人錢亞清,。而她的這份“蘇繡”事業(yè)之所以能做得如此出色,離不開她丈夫周華的強力扶持,?!败姽φ拢灿兴囊话??!卞X亞清笑著對記者介紹她的丈夫。
四千個家庭免費來體驗
“情人節(jié)你們秀恩愛,,‘單身狗’怎么辦,?”走進錢亞清家,她的丈夫周華正忙著善水蘇繡藝術創(chuàng)意體驗館新一期的活動策劃收尾,并發(fā)送到網絡平臺上,,準備近期招募喜歡刺繡的年輕人來他們的這個公益體驗館參加體驗活動,。周華忙著,錢亞清也沒閑著,。不一會兒,,她的電話響了,“你明天有沒有空,?我們這里有個外地考察團,,想到你們那里體驗一個蘇州刺繡?!贝騺黼娫挼?,是她的一位旅游行業(yè)的朋友。最近兩年,,類似的電話,,她接到無數個。
2015年1月,,錢亞清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開出了首家以蘇繡藝術為主題的公益體驗館,。到目前為止,僅專場體驗就已開辦了160場,,至少有四千個家庭參加,。每到節(jié)假日,普通家庭可以休閑玩樂,,而他們家不行,。“像專場體驗,,因為來的人都不太懂,,所以要先開一次講座,介紹蘇繡傳統文化,。只要我有空,,都是我來講。因為我是大學老師,,會講,。”周華笑著說,,有時候,,前來參加體驗的人不知情,看見他在講課,,還提意見,,“這個男的是誰,?怎么不是錢亞清?”
從外企辭職重新當繡娘
錢亞清的身上不僅透著傳統繡娘的端莊與嫻靜,,更有著新時代女性特有的干練與自信,。她生于中國刺繡之鄉(xiāng)鎮(zhèn)湖,自幼受蘇繡藝術的熏陶,,7歲便拿起了繡花針跟隨母親學做刺繡,,第一年就繡制了雙面異色繡《螳螂貓》,作品被一位臺灣商人收購,。在鎮(zhèn)湖小學和鎮(zhèn)湖中學讀書時,,她在校園手工刺繡技能比賽中都獲得一等獎,?!叭欢隽艘惠呑哟汤C的母親,希望我能考上大學,,找份好工作,。”錢亞清說,,2003年,,她順利考入中國地質大學會計學專業(yè),大學畢業(yè)后進入園區(qū)一家知名外資企業(yè)工作,。
“有一次,,我們幾個小姐妹說起兒時的刺繡,都覺得心中那神圣的蘇繡藝術已被功利侵襲,,家鄉(xiāng)的年輕繡女紛紛進城,,堅守蘇繡藝術的本地繡女越來越少。因為刺繡市場惡性競爭,,導致繡品質量下降,。”錢亞清說,,蘇繡市場的現狀深深刺痛了她,,也讓她有了更多的憂慮。她毅然決定,,辭去薪資豐厚的外企工作,,重新規(guī)劃人生。于是,,她來到蘇州刺繡研究所,,拜師夏水金老師。憑著自己的謙虛好學和對刺繡藝術的悟性,,在恩師的精心傳授下,,她的刺繡技藝突飛猛進。“刺繡的傳統圖案一般是花鳥魚蟲,,我一直在嘗試新的創(chuàng)作,,繡一些人物、油畫或者攝影作品,,繡品的技術和藝術表現形式都有了重大突破,。”錢亞清說,。
傳承蘇繡藝術從我做起
為了蘇繡藝術真正得到保護和發(fā)展,,同時實現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2006年10月,,錢亞清創(chuàng)辦了蘇繡藝術制作中心,。當時的目的主要是想通過傳、幫,、帶的形式,,讓新一代的繡娘們和刺繡新人看到希望。隨著電子商務興起,,錢亞清意識到網絡平臺的快捷和便利是傳統方式無法比擬的,。幸運的是,周華是蘇州一所高校的計算機老師,。妻唱夫和,,2007年,周華幫她創(chuàng)建自己的商務網站,。但在一年后,,他們還是毅然決定放棄電商業(yè)務。錢亞清直言不諱,,許多實體店紛紛在網上開店,,對繡品制作工藝的態(tài)度不是很重視,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
2015年1月,,錢亞清開出了首家以蘇繡藝術為主題的公益體驗館,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興起了一股學習蘇繡傳統文化的熱潮,。2015年,,由錢亞清蘇繡藝術中心組織的“蘇繡親子互動公益體驗”項目被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評為蘇州市社科普及1+1活動優(yōu)秀項目,。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參加體驗,,錢亞清和周華定期走進社區(qū),每年的兒童節(jié),、母親節(jié),、重陽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還會策劃專項活動。像今年的情人節(jié),,他們就已提前準備,。在錢亞清看來,刺繡不能只關注給自己帶來多少財富,,需要的是很有耐心,、韌性的人去溫柔地呵護,“蘇繡”已經融入她的生命,,她會和家人一起終身守護這份“蘇繡”事業(yè),。
□蘇報記者管有明實習生陳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