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再談核酸復(fù)檢呈陽性:比例不到千分之一,,在可控誤差范圍內(nèi)
東方網(wǎng)·縱相新聞記者陳浩洲
3月4日晚間的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中,,白巖松連線中央赴湖北指導(dǎo)組專家組成員、呼吸危重癥專家童朝暉,,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的新變化,。就媒體報道患者出院后核酸檢測呈陽性,童朝暉表示這類患者比例不到0.1%,,在可控誤差范圍內(nèi),。
第七版診療方案在出院標準方面并沒有改變,但是有聲音指出目前病人出院標準過寬,?!坝行┻@類病例也在報道,例如有些地方出現(xiàn)病人兩次陰性出院后變成陽性,,包括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童朝暉說,。
他對此表示,康復(fù)患者出院后復(fù)陽不是再感染,,從客觀因素來講,,試劑盒檢測核酸不太穩(wěn)定,還有檢測采樣的問題,?!拔覀円部梢运闼悖壳叭珖?萬多病例,,出院后再變陽性病例的比例不到0.1%,,從平均數(shù)、標準誤,、標準差來算,,這些都是在可控的范圍之內(nèi),。”
童朝暉參與了診療方案第七版和前期多個版本的編寫,。第七版診療方案今天正式印發(fā),,意味著抗擊疫情走到了哪個階段?他表示,,我們對新疾病的認識較淺,,兩個月左右時間到了第七版,通過臨床救治,、基礎(chǔ)研究及病理活檢,、尸體解剖,我們對新冠肺炎的認識正在加深,。
第七版診療方案中有提到尸體解剖,,童朝暉指出,尸體解剖對臨床診療意義很大,,很多的臨床診斷病理是精標準,,臨床醫(yī)生特別看重病理?!暗覀円惨陀^看待這個問題,,畢竟我們拿到的尸體解剖病理,,只是代表終末期病人身體的改變,,但從描述來說,還有早期,、中期等不同階段,,那樣對疾病全貌的解釋更準確?!?/p>
24日,,總臺央視記者就最近出現(xiàn)的新冠肺炎“非常規(guī)”病例,、以及各地下調(diào)應(yīng)急響應(yīng)等級等公眾關(guān)切的問題,對鐘南山院士進行了獨家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