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時報》采訪專家,,解釋中間宿主在病毒傳播中的作用,并告訴你為何尋找中間宿主的難度大,。
受訪專家武漢大學醫(yī)學部基礎醫(yī)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教授楊占秋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雷妍
本文編輯|鮑捷張宇
中間宿主,,病毒的運輸機
病毒作為一種非細胞型微生物,無法獨立生長和復制,,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nèi)進行自我復制,。為病毒提供生存環(huán)境的生物,就是宿主,。
病毒依賴宿主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zhì)和能量,,從而在宿主體內(nèi)不斷擴增;宿主可通過多種途徑散播病毒,“幫助”它們尋找新的宿主,。
根據(jù)病毒的傳播途徑,,一般把宿主劃分為自然宿主、中間宿主和終宿主,。
自然宿主
指能為病毒提供長期,、穩(wěn)定寄生環(huán)境,但自身不會被感染而致病的生物?,F(xiàn)階段,,盡管不能完全排除病毒直接從自然宿主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但這一幾率極低,。
因為眾多研究表明,,存在于自然宿主,比如蝙蝠體內(nèi)的祖病毒不能有效利用人類易感細胞受體,,因而限制了其直接向人類傳播的可能,。與其對應的終宿主,是提供營養(yǎng),、生存和繁殖場所并受到損害的生物,。
中間宿主、終宿主
中間宿主顧名思義,,就是處于中間階段的宿主,。它會為病毒提供暫時性的營養(yǎng)和保護而不被病毒侵害,,可以包括多個物種。在病毒傳播過程中,,它常常作為媒介,,將病毒從自然宿主“運輸”給終宿主。
以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路徑為例,,人類是終宿主,,多數(shù)學者認為自然宿主是蝙蝠,而中間宿主尚未確定,。
根據(jù)我們對病毒的認識,,如果一種此前并不能感染人類的病毒感染到了人類,一定存在中間宿主,。
中間宿主幫助病毒快速進化,、適應,使其可以利用人體易感細胞,,獲得感染人類的能力;同時,,幫助病毒接近人類,為病毒傳播搭起橋梁,。
穿山甲為中間宿主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在2月7日上午召開發(fā)布會,,發(fā)布最新研究成果: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