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我們賺了五千多元,,到了去年,我們家成功脫貧,,是村里第二批脫貧的。
現(xiàn)在的巴木玉布木,。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最大的心愿是孩子能走出大山
新京報:賺錢之后做了些什么,?
巴木玉布木:蓋了新房。我之前是扶貧對象,,有4萬元的建房補(bǔ)貼,,之后,我又自籌了7萬元,,蓋了三室一廳的水泥房,,買了家具,貼了瓷磚,。以前我住的都是土坯房,,下雨天就會漏雨,我們搬到新家之后,,用兩頭牛招待了來做客的朋友,。
新京報:11年間,你的生活有了什么樣的變化,?
巴木玉布木:我有了新房子,,不用再住土房了。也能吃上白米飯了,,有菜有肉,,不像以前,吃的都是自己家種的玉米,。村里通了水和電,,晚上不用再摸黑,還有了公路,,能看到來往的汽車,,馬車和又黃又厚的泥巴路消失了。
新京報:你現(xiàn)在在做什么,?
巴木玉布木:家里脫貧之后,,我們還是想多賺點錢。去年,,我和老公一起去深圳電子廠打工,,現(xiàn)在我們在福建養(yǎng)海參,一個人一個月能賺三千多,。
新京報:這次有沒有帶孩子一起出去,?
巴木玉布木:2010年我回家后不久,,二女兒因病去世了。2013年后,,我又有了三個孩子?,F(xiàn)在,4個孩子中有3個到了上學(xué)的年齡,,都在家讀書,,我希望他們能好好讀書。
新京報:對未來的生活,,你有什么期待,?
巴木玉布木:我自己要多做事多賺錢,孩子們要好好讀書,,不要再重復(fù)我過去的日子,,最希望他們能走出去。
新京報記者 汪暢
11年前那位春運母親找到了 2010年1月30日,,新華社記者周科在南昌火車站拍下了這樣一張照片:年輕母親被巨大的行囊壓彎了身軀,,她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攬在右臂中的嬰孩整潔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