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劉洋)12月31日,,一段3分多鐘的老師責罵小學低年級學生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fā)大量網友關注。視頻顯示,,一女孩在教室的新年元旦聯歡會觀看同學詩歌朗誦表演時,,因出現捂耳朵,、轉頭等行為,被兩位當班老師以不尊重表演者為由責罵,,并讓她站到后排去,,言辭中出現“討厭”“去滾”等字眼。
新京報記者采訪獲悉,,該事件發(fā)生在北京市朝陽區(qū)第二實驗小學雙橋校區(qū),,該校接線工作人員證實此事,并表示學校正在召開緊急會議處理這個問題,。當日(12月31日)晚,,該校通過官方微信做出回應,稱對網傳視頻反映學校雙橋低部教師劉某某和梁某違反師德的情況,,學校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調查。經核實,,視頻屬實,,教師的行為給孩子和家長造成嚴重傷害,學校向涉事孩子和家長深表歉意,。
小學生因看同學表演捂耳朵被責罵
網傳的兩個短視頻中,,一位小女孩被老師責罵的視頻長達3分24秒。視頻顯示,一名身著粉色連衣裙的小學低年級女孩戴口罩坐在班級第一排,,老師舉著手機邊對該女生邊拍邊指責,,“今天是一個特別高興的日子,你自己看看錄的(視頻)里全有你討厭的鏡頭……人家在那表演你在那捂耳朵,,這尊重別人嗎?”班里其他同學齊喊道“不”,。緊接著老師又用手指著小女孩喊“討厭,!”另一名老師說:“去滾,起來,!”
隨后,,兩名老師責令小女孩到教室后邊站著,小女孩不愿意起身,,在老師反復讓女生起來的過程中,,兩位老師不斷出現“某某特別討厭”“你是讓全班同學都討厭你是嗎?”等語言,。
網傳視頻截屏,,右一為涉事女生。
家長上傳的另一個短視頻則解釋了老師責罵女孩的原因,。視頻顯示,,該班在進行“新年元旦聯歡會”,一名男生在講臺上大聲朗誦古詩,,上述視頻中被批評的女孩坐在第一排,,疑似男孩聲音太大,不時捂耳,,并頻繁回頭看老師,。
視頻經家長群流傳上網后,大量網友表示憤怒并發(fā)表評論,。有網友在微博留言稱,,已給涉事學校打電話,要求學校查明事實,、給出解釋并對涉事老師嚴肅處理,。
學校:向學生及家長致歉,已停止涉事教師工作
當日晚間,,北京市朝陽區(qū)第二實驗小學通過官方微信做出最新回應,,對于網傳視頻反映學校雙橋低部教師劉某某和梁某違反師德的情況,學校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調查,。經核實,視頻屬實,教師的行為給孩子和家長造成嚴重傷害,,學校向涉事孩子和家長深表歉意,。
學校在回應中指出,事情發(fā)生后,,區(qū)教委第一時間派工作組進駐學校,,并責成學校迅速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工作專班,立即停止涉事教師的工作,,分別由學校教學主管和德育主管接替正副班主任工作,,同步安排心理教師對涉事班級及孩子進行心理安撫和輔導。
學校將按照區(qū)教委工作組的調查結果及教師師德相關規(guī)定,,對涉事教師嚴肅處理,,決不姑息,并在區(qū)教委工作組的指導下,,持續(xù)對所在班級孩子進行情緒安撫與心理輔導,。同時以此為鑒,嚴明教育教學紀律,,杜絕此類現象的發(fā)生,,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北京市朝陽區(qū)第二實驗小學通報,。圖/北京市朝陽區(qū)第二實驗小學微信公眾號
對此,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徐凡認為,,每個孩子在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尊重,老師想給表演做一個記錄,、將好心情帶給大家的想法是好的,,但在這個過程中要顧及所有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有孩子覺得吵,,老師完全可以通過調換座位的方法解決,,“兇”孩子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只有讀懂了孩子,,才會用恰當的語言讓她和你合作,,而不是用非常粗淺的辦法,有時候你可能短時間震懾住了孩子,,但她并不能理解你的用意,。”徐凡表示,,目前兩名老師采取的方式并沒有起到教育的作用,,非常不恰當,。
記者注意到,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
但該懲戒規(guī)則也強調,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復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等行為。
此外,,在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中提到,,“歧視、侮辱學生,,虐待,、傷害學生”等行為屬于應予處理的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
新京報記者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