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由北京市科協(xié)、北京市委網(wǎng)信辦主辦的“智止流言探求真知”——“科學”流言求真榜十周年發(fā)布,,粉碎十大“科學”流言。
“科學”流言榜自2014年1月開始,,每月進行科學類辟謠榜單的發(fā)布,,及時回應社會熱點及公眾關切問題,至今累計發(fā)布1141條,。
“科學”流言求真榜十周年
十大“科學”流言
1.流言: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二維碼每天的全球使用量高達100多億。所以,,二維碼很快就會被用完,。
真相:二維碼不會用盡。
以平時使用的微信付款碼為例:這個二維碼矩陣中有25×25即625個小方塊,,除去一些定位,、糾錯等功能的方塊,還剩478個方塊,,每個方塊有黑白兩種顏色,,即可以組成2478個不同的二維碼。理論上,,在固定區(qū)域內排列組合黑白方塊的變化是有限的,,當存儲的數(shù)據(jù)超過了容量限制時,,二維碼就會被用完。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二維碼的容量通常是非常大的,遠遠超過我們通常需要存儲的數(shù)據(jù)量,。
二維碼有兩個核心特點,,一個是實時特性,一個是時空特性,。首先,,二維碼的服務多數(shù)是本地化的;其次,,使用的二維碼本身的服務具有時效性,,已經過期的二維碼之后可以重復使用。
但歸根結底,,我們必須意識到:二維碼被替代是一個必然,。在技術的世界里,二維碼只是一個階段性過渡,,有一天二維碼退出人類視野不是因為數(shù)量不足,,而是被更高階的服務替代,就像二維碼替代了刷卡服務一樣,。
二維碼就像起名字,,通過排列組合我們可以計算出來數(shù)量,但隨著IOT物聯(lián)網(wǎng)的深入,,還有圖像,、手機、攝像頭,、藍牙等標識,,未來甚至需要用量子技術的方式跟數(shù)字世界交流。
拿格林尼治標準時間來說: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之前,,或者說在鐵路出現(xiàn)之前,,人類不需要標準時間,看一看太陽就知道什么時間該干什么了,,畢竟走路能到達的范圍終歸有限,,人們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標準時間對他們沒有影響,。
但鐵路的出現(xiàn),,大大擴大了人類的生存半徑,,“時差”這個概念就變得重要了,,這時候就需要量子技術生產“真隨機”來替代傳承操作系統(tǒng)提供的“偽隨機”,,確保“類二維碼標識”的絕對唯一性,,擁抱萬物智能的時代,。
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擔心二維碼很快會被使用完,,也要認知到二維碼被替代將是必然,。
2.流言:采集孩子的口腔黏膜細胞樣本,就能用基因技術分析智商,、情商等指標,,評判孩子未來能否成才。
真相:天賦有很多種,,但是目前沒有可靠研究和文獻證明天賦與人類哪些特定的基因有關,。因此,這樣的檢測沒有科學依據(jù),。
從科學本身來講,,基因決定性狀只是一個基本的概念,但是基因與基因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一個人帶有與某個性狀相關的基因位點,,但這個基因位點可能與另外很多其他的基因位點的存在、表達相互作用,,這種基因之間相互作用的調控網(wǎng)絡非常復雜,,受到諸如環(huán)境因素、基因甲基化等影響,,目前這些調控網(wǎng)絡是沒有研究透徹的,。即便使用非常科學嚴謹?shù)姆椒?,檢測基因進行關聯(lián)疾病預測,,也很難做到100%的準確,檢測機構說的位點與天賦關聯(lián)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9.7%,,是沒有依據(jù)的,。
3.流言:保鮮膜是塑料的一種,如果包裹著食物進行加熱,,會向食物中釋放致癌物質,,引發(fā)各種癌癥。
真相:該說法不準確,。
保鮮膜有多種,,大家對保鮮膜“致癌性”擔憂主要針對聚氯乙烯(PVC)類保鮮膜。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作為聚氯乙烯(PVC)等塑料制品的增塑劑,,可增加塑料的彈性和韌性,,被廣泛應用于塑料工業(yè),。含有DEHP增塑劑的PVC保鮮膜,如果使用不當,,確實存在一定風險,。
那么,PVC保鮮膜的風險到底有多大呢,?
目前的研究顯示,,DEHP對動物生殖和發(fā)育的潛在影響有限,這些研究多是在遠高于日常生活中暴露量的情況下進行的,。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接觸到的DEHP濃度通常遠低于導致健康問題的劑量,。因此,只要DEHP的使用符合相關要求,,合理使用就不用過度擔憂,。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使用同一張保鮮膜多次覆蓋食物,。另外,一定要通過正規(guī)途徑購買保鮮膜產品,,千萬不要因為貪小便宜買到不合格產品,。當然,出于環(huán)保的角度,,建議大家盡量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
4.流言:新能源汽車的輻射很強,長期開這類車會導致癌癥,。
真相:該說法沒有科學依據(jù),。
國家對電磁輻射有嚴格的限值要求,任何車輛在上市前都要進行“EMC測試”,,即對電子產品在電磁場方面干擾大小和抗干擾能力的綜合評定,。根據(jù)國家標準GB8702和GBT37130的限制規(guī)定,按照日常標準頻率50Hz計算,,公眾環(huán)境磁感應強度的安全限值是100微特斯拉,,磁場強度安全標準為80安培/米,而新能源汽車的磁感應強度<1微特斯拉,,磁場強度<0.8安培/米,,控制在國標的百分之一以內,用戶不用擔心,。
此外,,根據(jù)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汽研)在行業(yè)技術研討會上分享的信息,2019年—2023年共測評了92款主流車型,,其中電動車平均得分均高于燃油車,,這說明新能源汽車只要經過合理良好的設計,,電磁輻射可以比燃油車更低。
5.流言:近年來,,老年人“吊頸健身”走紅網(wǎng)絡。只要將頭吊在樹上,,身體跟隨繩索搖晃擺動,,經常練習就可以治療頸椎病。
真相:“吊頸健身”雖然參考的是臨床上的牽引原理,,但自己盲目操作并不可取,。
一些中老年人本身就有些頸椎疾患,而且人體是有一定生理曲度的,,盲目“吊頸”不僅不能健身,,而且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可能損傷神經和脊髓,,嚴重的會導致高位截癱,,甚至致命。
除了“吊頸”健身,,還有很多五花八門的“健身”方式,,比如頭朝地、撞樹,、在單雙杠上“飛旋”等,,其中有些“健身”違反人類生理結構,并不適合所有人,。
因此,,建議運動前一定要對自己身體進行合理評估,運動能力因人而異,,千萬不能盲目模仿,,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6.流言:買來的螃蟹有“針眼”,,懷疑是被注水,、注膠或者打了興奮劑。
真相:此做法費時費力,,小孔一般是傷口愈合后留下的疤痕,。
市場上螃蟹身上的小孔,并非注水,、注膠或打興奮劑造成的,。螃蟹一生要蛻十幾次殼,剛蛻完殼的螃蟹身體柔軟,,這些小孔有可能是螃蟹上市前最后一次蛻殼后,,在捕撈或運輸過程中相互擠壓受傷,,傷口愈合后留下的疤痕。
螃蟹上市時的外殼非常堅硬,,要想穿透它注入液體或藥物,,費時費力且大概率會扎破螃蟹內臟,而且由于蟹肉肉質細膩,,存水率極低,。實驗證明一個100克的螃蟹存水量不超過2克,費大量人工和時間注入體內的液體成分會很快流出,,還會帶走部分組織液,,導致螃蟹在短時間內死亡。因此上述的注射操作對于目前普遍以個數(shù)而非重量售賣活螃蟹的商家來說得不償失,。
螃蟹體內的透明膠狀物質是雄性螃蟹的副性腺分泌物,,俗稱蟹膏,不僅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味道鮮美,,并非外源性的膠質,。
7.流言:輻照食品被放射性射線照射過,帶有放射性,,不能食用,。
真相:輻照食品不會產生放射性。
這里面說帶有放射性,,一般擔心兩個過程會產生放射性,,第一個是食品輻照過程中使用放射性輻射源,這個放射性輻射源沾染到食品上導致食品有放射性,;第二個是放射性輻射源發(fā)射的射線照射在食品上,,使食品上產生放射性。
首先,,食品輻照主要使用從輻射源發(fā)出的帶有一定能量的電子或γ(伽馬)射線等對食品進行照射,,有效地殺滅食品中蟲卵、細菌等有害物質,,抑制食品發(fā)芽,、腐爛等過程,達到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的目的,。這樣我們可以知道,,食品輻照有三個要素:食品、輻射源,、從輻射源發(fā)射到食品上的粒子或射線,。
以Co-60放射源對食品輻照為例:在輻照過程中,Co-60放射源衰變產生γ射線,γ射線照射到食品上進行輻照滅菌,,這過程中Co-60這個放射性元素并沒有被發(fā)射到食品上,,Co-60也沒有和食品直接接觸,所以輻照食品上不會沾染Co-60,,我們擔心的第一個過程是不會使食品帶有放射性的,。
第二個擔心,就是Co-60發(fā)出的γ射線照射到食品中,,食品上會不會產生放射性,?答案是不會,輻照食品是受到國家有關監(jiān)管部門的監(jiān)督,,采取嚴格的食品安全性評估機制,對輻照到食品上的射線的能量等相關參數(shù)有嚴格的要求,,按照相關標準進行食品輻照,,就像平時天氣好的時候我們會把被子拿出來晾曬殺螨滅菌等道理是類似的,曬被子過程中,,太陽就像個輻射源,,發(fā)射了光(起作用的主要是紫外線),照射到被子上,,給被子殺菌,,但被子上并不會留下紫外線,被子也不會向外發(fā)射紫外線,。
所以結論就是輻照食品不會產生放射性,。
8.流言:手機基站都有輻射,5G基站比4G多,,所以5G輻射會比4G要大,,對人體危害很大!
真相:距離基站近,,我們受到的輻射反而會低,。
5G比4G更快,靠的是更大的帶寬和更先進的通信技術,,而不是提高發(fā)射功率,。就好比為了提高公路運輸量,而擴展多個車道和采用更先進的交通規(guī)則一樣,。因為與人體距離的原因,,5G基站對人體的輻射強度遠遠低于手機。我們距離5G基站越近,,手機與基站之間的信號功率就會越低,,通話和上網(wǎng)效果越好,人體所受到的輻射就越少。所以,,距離基站近,,我們受到的輻射反而會低。
地球本身就是一個電磁場,,自然界電閃雷鳴,、太陽黑子活動等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輻射。在生活中,,無線電臺,、微波爐、電腦,、電視機,、吹風機、收音機等和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用電器也會產生輻射,。電吹風,、電磁爐、無線路由器對人體的電磁輻射值,,都比5G基站的輻射值大得多,。按照公眾電磁輻射限值國家標準,要求在手機,、基站,、家用電器的頻段,輻射量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
在實際執(zhí)行的時候,,運營商考慮到信號疊加,工程施工會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內,。所以,,通信基站的輻射量微乎其微,并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這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電信聯(lián)盟、全球科學界的共識,,不必擔心,。
9.流言:“個兒大”“奇形怪狀”的草莓是因為打了激素。
真相:該說法沒有科學依據(jù),。
草莓個頭大小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也受后天生長環(huán)境和栽培措施的影響。
例如我國育種家們自主培育的“京藏香”“京泉香”等草莓品種本身就是大果型品種,,天生個頭就大,,這是遺傳因素決定的。
生長環(huán)境也會影響草莓大小:在低溫時草莓果生長較慢,,成熟需要的天數(shù)越多,,果就越大;而氣溫升高后果實生長較快,,草莓就會明顯變小,。
再有就是科學種植技術的影響,通過疏花疏果去掉一些小的花果,,留下來的草莓果自然會變大,。激素能調控植物開花結果、生熟衰老,、休眠萌發(fā),,是一種生長調節(jié)劑。大多數(shù)情況下,,草莓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打激素??梢?,網(wǎng)傳的“激素草莓辨別法”其實“不靠譜”,。
“空心草莓”主要也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之所以出現(xiàn)空心是因為果實皮層與髓部發(fā)育不同步導致,屬于品種特性,。另外溫度,、光照、肥水等不適合也會造成空心,。
長相“奇怪”的草莓大多是因為授粉不均導致,,低溫寡照時蜜蜂的活動減少,會影響授粉,,長出“奇怪”的草莓是很正常的事,。
10.流言:保質期較長的食物,肯定是添加了更多的防腐劑,。
真相:食品的保質期和防腐劑的添加量并不是對應的,。
保質期是針對預包裝食品來說的,食品保質期的長短跟食品本身的特性,、殺菌工藝,、包裝形式有關。
像醋,、酒精類產品,,保質期是比較長的,因為這類食品本身就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作用。
拿大家常喝的牛奶為例,,有些牛奶類產品保質期較長,,這是由于此類牛奶制品采取高溫滅菌和真空包裝的方式,隔絕了氧氣,。還有一類是采用巴氏殺菌的加工工藝,,這種牛奶在低溫冷藏的條件下保質期很短,只有幾天時間,。從食品標簽上可以看到,,這兩類牛奶產品原料只有牛奶,沒有額外添加防腐劑,。
總之,,食品的保質期和防腐劑的添加量并不是對應的。
(總臺央視記者李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