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吹風、電磁爐,、無線路由器對人體的電磁輻射值,,都比5G基站的輻射值大得多,。”張弛說,,按照公眾電磁輻射限值國家標準,,要求在手機、基站,、家用電器的頻段,,輻射量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在實際執(zhí)行的時候,,運營商考慮到信號疊加,,工程施工會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內,并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不少專家表示,,輻射、放射性這類話題是“科學”流言的重災區(qū),,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輻照等詞匯比較專業(yè),披著高科技的外衣容易誤導公眾,。當天,,“輻照食品被放射性射線照射過,帶有放射性,,不能食用”“新能源汽車的輻射很強,,長期開這類車會導致癌癥”“買來的螃蟹有‘針眼’,懷疑是被注水,、注膠或者打了興奮劑”“‘個兒大’‘奇形怪狀’的草莓是因為打了激素”等科學流言,,也被專家一一“粉碎”,。
二維碼很快就會被用完?這也是一條披著高科技外衣的流言,。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xié)會常務理事,、天云數據CEO雷濤表示,二維碼很快會被用完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以平時使用的微信付款碼為例:這個二維碼矩陣中有25×25即625個小方塊,,除去一些定位、糾錯等功能的方塊,,還剩478個方塊,,每個方塊有黑白兩種顏色,即可以組成2478個不同的二維碼,。理論上,,在固定區(qū)域內排列組合黑白方塊的變化是有限的,當存儲的數據超過了容量限制時,,二維碼就會被用完,。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二維碼的容量通常是非常大的,,遠遠超過我們通常需要存儲的數據量。
“二維碼有兩個核心特點,,一個是實時特性,,一個是時空特性。首先,,二維碼的服務多數是本地化的,;其次,使用的二維碼本身的服務具有時效性,,已經過期的二維碼之后可以重復使用,?!崩诐瑫r表示,,必須意識到二維碼被替代是一個必然。在技術的世界里,,二維碼只是一個階段性過渡,,有一天二維碼退出人類視野不是因為數量不足,而是被更高階的服務替代,,就像二維碼替代了刷卡服務一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9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邱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