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人可操縱6000余部云手機揭秘“大V”如何用“機刷”炮制熱搜
2024年12月,,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擊整治“網絡水軍”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在江蘇宿遷公安機關偵破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過長期有償提供虛假轉發(fā),、點贊、評論等刷量控評服務,,非法獲利數千萬元,。
對于普通網友來說,再簡單不過的轉發(fā),、點贊,、評論,為何能給“網絡水軍”帶來數千萬元的巨額利益,?在他們的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灰色產業(yè)鏈呢,?
辦案民警:這是2000多個云的手機,每一臺設備里面都登了一個賬號,,他同時控制這么多賬號就可以給某一條內容進行點贊和評論,。
泗洪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趙勝:幫助一部古裝劇沖上熱搜,進而吸引了過億的真實網民進行瀏覽互動,。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承接娛樂圈,、明星工作室,影視劇組綜藝節(jié)目的廣告推廣,。每天日均收入也在五六萬元到10余萬元不等,。
非法控制賬號沖熱搜日收入達數萬元
通過非法控制的網絡賬號,就可以隨意讓一部熱播劇沖上熱搜,,而且每天還有數萬元的收入,。據辦案民警介紹,這起特大“網絡水軍”案的線索,,來自一起普通的網絡刷單案。
宿遷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支隊長魏鑫:我們在辦理一起網絡刷單案件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名嫌疑人在從事刷單的過程當中,,還同時為網絡平臺提供點贊和評論。
宣稱網絡營銷服務實則有償“轉贊評”
警方調查后發(fā)現(xiàn),,這名犯罪嫌疑人并不具備刷量控評的實力,,每次接單之后,他都會找一個名叫宗某的男子,。
宗某是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的負責人,,這家公司對外宣稱的主營業(yè)務就是提供網絡營銷服務。
網絡營銷服務,,為何成了收費的轉發(fā),、點贊和評論?根據警方的調查,,這些轉評贊的數據似乎也不太尋常,。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潘安娜:我們調取后臺數據,,發(fā)現(xiàn)這些賬號在轉發(fā)點贊評論的相關內容上停留的時間非常短暫,有的一秒有的甚至半秒,,這和我們正常人瀏覽這些相關的數據進行點贊評論和轉發(fā),,所使用的時間是截然不同的。
操控大量“機刷”炮制虛假流量
除了停留時間極短之外,,這些進行點贊,、評論和轉發(fā)的賬號,基本上都是一些沒有發(fā)布過原創(chuàng)內容的用戶,,并不像是有真人在使用,。警方分析,這些異常數據應該都是犯罪嫌疑人宗某等人炮制的虛假流量,。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他們通過操控大量的機刷,,實現(xiàn)虛假流量的制造,宗某他們的工作室注冊了一個網絡科技公司,,對外主打的就是推廣宣傳,,但是實際上公司的成立主要就是為了提供虛假的轉發(fā)點贊評論的流量造假。
蹊蹺,!訂單量少涉案公司如何維持運作成本
在以往警方查處的“網絡水軍”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是通過網絡承接各種刷量控評的業(yè)務非法獲利的,可令宿遷警方奇怪的是,,宗某所在的這家公司,,平時接到的訂單并不多,遠遠低于維持公司運作的成本,。
宿遷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支隊長魏鑫:當時在案件承辦過程中我們也納悶,,宗某這一家公司手底下有員工有開銷,但是常規(guī)的提供虛假轉贊評服務,,資源并不是太多,,每天的獲益也不會太多。我們圍繞它資金鏈開展摸排,,前前后后我們累計掌握有將近400萬資金進入他賬戶,,這個時候就引起了我們的警覺。
摸排資金鏈調查犯罪鏈條上下游
是誰給宗某等人轉賬將近400百萬元,?注資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警方分析,犯罪嫌疑人宗某等人,,應該只是整個犯罪鏈條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他們的上游還有上線,掌握了相關線索后,,宿遷警方趕赴河北將宗某,、周某等人抓獲,。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潘安娜:我們在涉案人員的電腦和手機里面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涉案證據,涉案人員使用了很多的微信賬號,,在這些微信賬號里面有很多群聊,,大部分群聊都涉及網絡水軍的轉贊評業(yè)務,我們統(tǒng)計了一下,,這個公司當天的業(yè)務量,,轉發(fā)點贊和評論全套是20余萬套,這和我們以往辦理的網絡水軍相關的案件相比業(yè)務量大了很多,。
只需一臺電腦一人可操控六千余部云手機
在涉案公司的電腦中,,裝有專門用于制造虛假數據流量的虛擬云手機和群控軟件,從畫面中的軟件操控界面可以看到,,軟件中包含了點贊,、轉發(fā)以及指定評論等選項,只需簡單操作,,就可以在瞬間炮制出大量虛假點贊,、轉發(fā)、評論數據,。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調查中發(fā)現(xiàn)他們掌控的云手機的數量在6000余部,,在傳統(tǒng)的案件中正常都是用手機墻,一般每個人操作個幾百臺至多一千臺左右,,手機墻因為它占地空間比較大,,效率比較低,但是云手機只需要一臺電腦,,一個人就能操控,,效率很高。
調查灰產上下游牽出“大V”號背后秘密
據犯罪嫌疑人宗某等人交代,,對外售賣“轉贊評”實際上只是涉案公司的其中一項小業(yè)務,,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給20多個“大V”賬號提供“刷流量”“刷數據”服務,那么這“大V”賬號背后是什么人在控制,?注水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進一步發(fā)現(xiàn)這些賬號都屬于一家文化傳媒公司,,這家文化傳媒公司背后的實際老板是一個叫冀某的男子,,通過對冀某進行深入調查,就發(fā)現(xiàn)冀某并不是找宗某等人購買這項虛假的轉贊評服務,,而是宗某等人水軍工作室背后的實際控制人,。
宿遷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支隊長魏鑫:宗某也受益于他,冀某提供了400萬元資金,,給他購買作案的網絡設備,,包括員工的工資以及員工的招募,,都有冀某來提供資金支持。
運營20多個賬號粉絲總數過億
“飯圈阿姨”“娛樂圈小青年”“娛聞少女”,,這些都是犯罪嫌疑人冀某所在的文化公司運營的賬號,,日常發(fā)布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和明星動態(tài)、流行綜藝,、熱播影視劇有關,。
經辦案人員統(tǒng)計,這家文化公司運營的各種賬號有20多個,,粉絲總數高達一億一千多萬,,其中不乏粉絲量在數百萬的“大V”賬號,不少賬號還有平臺給予的“影響力電視劇大V”“資深娛評人”等認證,。
據辦案民警介紹,,這些賬號每天發(fā)布的六七百條文娛資訊,看起來大同小異,,但是承擔的功能卻各有不同,。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每天發(fā)布的鏈接有兩部分,一部分就是冀某為了維護這20余個賬號的熱度,,另一部分就是接外邊的廣告宣傳,,這些“大V”賬號按照涉案人員的說法,都是屬于冀某經營的娛樂營銷號,。
有償給“大V”賬號數據注水增加曝光率
通過合法經營承接網絡營銷服務本是無可厚非,,但是根據警方的調查,這些付費推廣幾乎都存在著利用“網絡水軍”進行虛假轉發(fā),、點贊,、評論的情況,犯罪嫌疑人冀某幾乎每天都會指使宗某等人使用云手機給涉案的“大V”賬號數據“注水”,,增加流量和曝光,。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平均每天的轉發(fā)量在28萬左右,評論量在23萬左右,,點贊量在53萬左右,。他們有償制造虛假的瀏覽量轉發(fā)量,涉嫌非法經營,,極大地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
刷出流量再通過“大V”號承接影視廣告
雖然流量是刷出來的,但這些都不影響犯罪嫌疑人通過“大V”賬號承接廣告,,而且很多都是影視公司,、明星工作室主動上門,尋求合作,。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冀某等人經營的賬號,,他們的影響力在行業(yè)內是比較高的,,屬于頭部水平,每天成交的廣告數量在20余條,,多的時候有數十條,。
刷流量“炒熱”話題吸引真實用戶互動
辦案人員了解到,這個“網絡水軍”團伙幾乎每天都有業(yè)務訂單,,除了巨大的粉絲量和“大V”光環(huán)外,,能夠讓雇主想要推廣的信息登上話題熱門甚至是平臺熱搜,成了團伙非法獲利的關鍵,。如何上榜,,這里的門道可不少。
辦案人員注意到,,涉案團伙手中的“大V”賬號發(fā)布的內容和話題,,時常進入到文娛領域的熱榜之中,由此可以獲得關注此話題真實用戶的互動和討論,,雖然一開始冀某等人營造的熱度是虛假的,,但隨著真實粉絲的參與,雇主卻因此增加了真實的流量,。
調查過程中辦案人員發(fā)現(xiàn),,有不少登上平臺熱搜的熱播劇推廣內容,都有涉案團伙所控制的“大V”賬號的身影,。許多影視公司,、明星工作室也是看中了熱榜、熱搜榜單中蘊含的巨大曝光度,,選擇與犯罪嫌疑人冀某等人合作,。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部分內容經過宗某等人的運作之后,有一定概率進入到熱搜榜單中,,進入熱搜榜單之后會引發(fā)大量真實粉絲的關注和互動,。
泗洪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趙勝:2022年7月份,冀某等人使用上述方式幫助一部古裝劇沖上熱搜,,進而吸引了過億的真實網民進行瀏覽互動,,冀某等人的行為,使得本來很難上熱搜的內容上了熱搜,,為其客戶帶來了蘊含著巨大商業(yè)利益的網絡流量,,同時也侵害了依法依規(guī)進行宣傳的市場主體。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從原先的假互動變成現(xiàn)在的真互動,,熱度越來越高,,形成滾雪球般的效果,。通過制造虛假的流量,,占據了大量的網絡資源,,有些民眾可能喜歡這部分信息,但是有些民眾不喜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獲取其他信息的機會,。
在整個虛假流量炒作娛樂新聞的過程中,犯罪嫌疑人冀某等人賺取了營銷收益,,雇主們達到了宣傳目的,,然而卻給不少關注娛樂圈動態(tài)的粉絲群體帶來了負面影響。
宿遷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支隊長魏鑫:粉絲群體之間,,為了他們的所謂的飯圈文化,,也相互購買,或者說提供這種虛假的轉贊評服務,,他們之間也形成了競爭,,比如說某一個粉絲群體,為了博得關注度,,對另外的一個粉絲群體來進行一些網絡攻擊,。這種后果相當于在網絡水軍犯罪行為背后形成另外一種亂象。
一個賬號如何衍生出20多個“大V”號
據了解,,冀某自己本身就是個追星族,,早在2017年時就開始經營文娛領域的新媒體賬號,逐漸成了網絡“大V”,,隨著粉絲數量的增長,,有許多相關公司找到他進行網絡推廣,他的賬號也由一開始的明星消息,、文娛資訊分享,,演變成了以營銷推廣為主的廣告發(fā)布平臺,并由一個賬號衍生出20多個“大V”賬號,。
泗洪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王樂:一開始的影響力是比較大的,。后來因為其他平臺的娛樂營銷號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它的影響力逐漸降低,。后來冀某在經營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通過購買虛假的轉發(fā)點贊評論,,可以不斷地提高他賬號的影響力,,為了節(jié)約成本,提高效率,,就讓宗某成立一個水軍工作室,,專門為他提供虛假的轉發(fā)點贊評論。
一年多炮制虛假數據非法獲利兩千余萬元
經查,犯罪嫌疑人冀某等人以合法正規(guī)的影視傳媒公司對外承接業(yè)務,,暗地里卻注資遙控“網絡水軍”工作室,,對自己公司名下的“大V”賬號進行數據流量造假,以此非法獲利,。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通過炮制虛假的“轉發(fā)、點贊,、評論”數據賺取廣告收益,,非法獲利2000余萬元,
泗洪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趙勝: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秩序,,冀某的行為應該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規(guī)定的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應該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犯非法經營罪多人獲刑
2024年8月9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人民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被告人冀某,、宗某等人6年6個月到10個月不等有期徒刑,2024年11月11日,,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冀某,、宗某等人非法經營一案做出二審判決,維持原判,。
不實流量虛假數據損害公眾知情權
網絡水軍灰產,,鏈條清晰,覆蓋范圍廣泛,。利用“網絡水軍”非法經營,、造謠滋事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給網絡生態(tài)秩序帶來惡劣影響,,雖然網絡平臺本身對于“水軍”刷量,、數據造假等行為有相應的防范措施,但在利益的驅使下,,“網絡水軍”團伙也在對自己的流量造假手法不斷升級,。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lián)網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對于網民來說,對于這種上了話題熱榜熱搜的大家還是傾向于比較信任,,因為它既然都這么火了,,平臺又讓它出現(xiàn)在高曝光度的位置,那么大家還是會信的,,這個情況之下,,如果它又是假的,又是水軍刷出來的,,會對大家的信任感造成很大的損害,。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strong>實際上平臺里的算法和基本模型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通過刷量的方式一般來說是上不去熱榜,、熱搜的?,F(xiàn)在很多包括MCN公司在內的,包括數據公司在內的,,它在不斷地研究平臺日益更新的算法系統(tǒng),在發(fā)展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里面可能出現(xiàn)了一些漏洞,,利用這些漏洞也許能攻到熱搜熱榜里面去,,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技術對抗的過程。
“網絡水軍”為數據“摻假”給流量“注水”,,讓一些帶有營銷性質的自媒體賬號成了熱榜,、熱搜的常客,,一定程度上擠占了網民關注其他信息內容的空間,,損害公眾知情權。法學專家認為,,不實流量,、虛假數據被濫用,給市場經營秩序同樣帶來不利影響,,急需按下暫停鍵,。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如果整個的經營生態(tài)都是明知道相關的流量是假的,,但是又必須去購買,,我相信不會有人愿意去花這個錢,但是又不得不去花這個錢,。這說明什么?整個的市場競爭和傳播環(huán)境生態(tài)出現(xiàn)了問題,。
打擊操縱榜單四部門展開行動
為進一步深化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算法綜合治理,,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四部門自2024年11月起,開展為期三個多月的“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此次行動就包括,,提升榜單透明度打擊操縱榜單行為。
全面公示熱搜榜單算法原理,,提升榜單透明度和可解釋性,。
完善榜單日志留存,,提高榜單算法原理可驗證性。
健全水軍刷榜,、水軍賬號等違規(guī)行為,、賬號檢測識別技術手段,嚴管不法分子惡意利用榜單排序規(guī)則操縱榜單,、炒作熱點行為,。
截至目前,該專項行動已結束組織企業(yè)自查自糾階段,,相關部門將開始核驗企業(yè)自查情況,對企業(yè)自查自糾情況進行深入評估,。專家認為,此次針對性的專項行動,,將會對健全網絡平臺監(jiān)察機制,打擊網絡亂象,,營造健康的網絡空間環(huán)境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lián)網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這次專項的行動把提高算法的透明度,,打擊榜單操縱行為這個內容放在比較靠前的位置,說明網信部門,,監(jiān)管部門對這個領域的問題是非常重視的,。這樣一個專項行動其實是給平臺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要求,也是從觀念上,,從具體的執(zhí)法強度上,,明確要求平臺去采取相應的措施去防范水軍這樣的行為。
2025年1月,,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家網絡平臺發(fā)布公告稱,,將在今后開展行動,,包括增加熱詞直觀解釋標簽,,向公眾展示每個熱詞背后的熱度來源與上榜成因,,對外公布各類熱點榜單的計算原理和機制,公示熱榜排序和更新規(guī)則等具體針對性措施,,以此進一步提升網絡平臺算法透明度,,營造更加清朗透明的網絡空間,。
某互聯(lián)網平臺公司工作人員:這種第三方刷量的行為和賬號,對所有平臺來說都不在受歡迎之列,。作為平臺型的公司,,我們一直對這種第三方刷量的行為和賬號,以及這種低質的內容一直在做非常嚴格的管制和清理,。去年這一年我們大概關閉了七十萬零八千個違規(guī)賬號,,還有對一萬八千多個批量刷粉的賬號,做了清粉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