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早年去世,,大兒子大女兒也意外離世,自己又患有食道癌,,面對這樣的困境,,丹鳳縣八旬老人魏新民笑對苦難,并在晚年堅持文學(xué)創(chuàng)作,。
過段時間,,魏新民的首部長篇小說《追情尋夢》上集將出版發(fā)行,“如果身體允許,,我還將完成中,、下集,這也是我的人生‘三部曲’”,。
自學(xué)電腦敲出19萬字小說
“這個老頭癡迷寫小說,。”在丹鳳縣龍駒寨街道辦事處東河社區(qū),,提起魏新民人們都知道,。3月15日,華商報記者來到魏新民家,,三間土坯房就是他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地方,,小房間內(nèi)支著一張床,窗前電腦旁擺著許多書籍,。
80歲的魏新民有3個女兒2個兒子,,老伴早年去世,大女兒和大兒子也意外離世,,2015年查出他患有食道癌,,如今他獨自一人生活。
魏新民當(dāng)過兵,,也當(dāng)過語文老師和土郎中,。“我從小喜歡文學(xué),?!蔽盒旅裾f,年輕時疲于奔命,,顧不上創(chuàng)作,,閑下來后才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
2011年,,魏新民自學(xué)電腦開始創(chuàng)作,,用3年時間完成了小說《追情尋夢》上集,,寫了19萬字。據(jù)他介紹,,《追情尋夢》分為上,、中、下三集,,“如果把上集稱之為鑄夢,,那么,為夢想而戰(zhàn)的中集就是尋夢,,改革開放輝煌時代的下集就是圓夢,,統(tǒng)稱為尋夢三部曲?!?/p>
“人生的酸甜苦辣我都體會過,,這就是生活,是我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創(chuàng)作靈感的源泉,。”魏新民說,,小說中的人物都來自基層,,他們身上也有他自己的影子。
自費籌資出版小說
2014年小說初稿完成后,,魏新民便著手出版事宜,。《追情尋夢》上集計劃共印5000冊,,花費3萬元,,這些錢是魏新民平時積攢的養(yǎng)老金、退伍補助金等,。
魏新民說,,只要書能出版,他就有一種存在感,、成就感,。
鄰居趙啟厚說,魏新民在患病的情況下也沒停止創(chuàng)作,,這讓他很感動,。魏新民的戰(zhàn)友馮江順說,他從頭至尾讀了《追情尋夢》,,小說中對商文化的傳承,,商文化在陜西商洛的形成,做了詳細說明,書中所寫的都是小人物的夢想,,是一部很好的小說,。
丹鳳縣文聯(lián)原副主席賈建霞在讀完了《追情尋夢》后說,小說既具有神秘的傳奇色彩,,又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染力,。這部小說既是文學(xué)作品,,也是難得的教科書,,是一面鏡子。
對話作者
小說中提到的商國歷史“沒人寫過”
華商報:《追情尋夢》這部書寫了什么,?
魏新民:主要寫的是最基層的人民群眾的訴求和夢想,,盡管他們地位低下,但他們并不缺乏精彩的生活,,他們的愛恨情仇很感染人,。我本身在底層,他們的情況我非常清楚,,所以寫起來比較得心應(yīng)手,。
華商報:創(chuàng)作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魏新民:最難的就是寫自己不懂的地方,,有些東西得要查資料,,特別是涉及歷史背景的東西就必須查。有時候在經(jīng)濟上也會遇到困難,。
華商報:《追情尋夢》何時能全部出版,?
魏新民:現(xiàn)在上集寫完了,中集也寫了一部分,。我的想法是只要我活著就繼續(xù)堅持創(chuàng)作,,把中下集完成。至于啥時完成,,我也不好說,,因為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啥時候。
華商報:小說主要想表達什么,?
魏新民:因為我生活在舊社會,,人生的酸甜苦辣我都體會過,對現(xiàn)在的生活十分珍愛,,盡管受了很大磨難,,但是我對生活一片熱忱。小說寫的是生活小事,,反映的卻是大問題,,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將這作為主線貫穿其中。時間順序上從古寫到今,最大的特點就是寫的是人民群眾,,尤其是小說中著重提到商國,,這段歷史沒有人寫過,我將它寫出來,,也是填補歷史的空白,。
華商報:現(xiàn)在最大的夢想是什么?
魏新民: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追情尋夢》盡快出版,,甚至我在有病的情況下,,我給醫(yī)生說你給我半年時間,讓我的書出版,,我就是這么簡單的愿望,。華商報記者陳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