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四川中江縣合興鄉(xiāng)勁松村。27歲的冷文兵被索馬里海盜劫走4年多后,,回到了故鄉(xiāng),。新京報記者 劉子珩 攝
2016年11月11日,新京報創(chuàng)刊13周年,。13年,,是風華正茂的又一次啟程。
這一年,,新京報記錄了千萬張面孔,。他們或是國情大政影響下的“二胎母親”,憑借一己之力追兇17年的農婦,;或是在湄公河行動后堅守邊防的緝毒民警,,在創(chuàng)新潮頭改變世界的創(chuàng)業(yè)者,大山深處懸崖村的孩子們;或是大賢村受災村民,,電信詐騙后死亡的準大學生……
喧囂,、復雜的年代,更需要對世界抱有最初的信念和理想,,愛與良知,。
在新京報創(chuàng)刊13周年之際,我們推出“2016面孔”系列報道,?;乜催@些新聞人物的無奈與疼痛,幸福與歡愉,。他們腳下的土地和臉上的光,,雕刻著時代的印記,意喻著前進的力量,。
本期面孔:人質冷文兵
文|新京報記者劉子珩 編輯 | 胡杰
美編 | 顧樂曉 郭屹校對 | 陸愛英
?10月26日,,冷文兵回家第二天。清晨,,太陽還沒有出來,,涼意隱藏在濕潤的空氣中,滲入人體,。這是四川省中江縣的深秋,,冷文兵已經很久沒有體會過。
他忙著打掃房間,,大廳擺了些桌子和籮筐,,籮筐里疊滿碗筷。這些碗筷用于此前一天的酒席,,當時親戚坐了三桌,,為迎接他從索馬里歸來。
“村里人笑話我,,說他回不來了,,所以他回來了,我一定要擺上酒,?!崩湮谋母赣H冷衍長在很長時間里,,憋了一口氣,。
2006年,17歲的冷文兵遠離家鄉(xiāng),,選擇去做海員,,不想這一走竟走了十年。
2012年3月,阿曼籍臺灣漁船“NAHAM3”被索馬里海盜劫持,,臺灣籍船長當場死亡,,包括冷文兵在內的29名船員成為人質。
1671個日子里,,冷文兵和其他船員在索馬里海盜槍口下遭受著饑餓,、疾病和暴力的威脅。
直到今年10月22日,,經過多方努力,,幸存的26名船員全部安全獲救。
中國船員中除1人留在肯尼亞接受治療,,其余9人經過11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于10月25日清晨抵達廣州。
10月25日中午,,冷文兵回到了闊別十年的家中,。
10月26日,冷文兵坐在自家屋頂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回到家,,很輕松,,很自在,很自由,,這種感覺跟原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一輩子,(這感覺)之前我是從來沒有過的,,之后可能也不會有了,。”
歸來
兩百米長的鞭炮在村口響起,,紅紙借著火藥的威力,,四散崩開,又落回地面,,把村路變成了一條紅毯,。
冷文兵走下車,將冷衍長緊緊抱住,。
“爸,,我回來了?!?/p>
冷衍長等兒子的這句話,,等了十年。
闊別故鄉(xiāng)多年,,這大多數(shù)時間里,,冷文兵在海外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在他回到家后,他感嘆著眼前的變化,,旁人熟視無睹的事物在他看來都很新鮮,。
最令他感興趣的是手機,這個號稱體外器官的電子產品,,已經深刻改變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冷文兵的表姐送了他一臺智能手機。他被各種眼花繚亂的功能吸引,,但又像一個與時代脫軌的老人,,不僅對復雜的技術掌握不透,甚至連拍照,、存電話這些基本的操作總記不住,。
“變化太大了?!闭驹谧约业奈蓓?,冷文兵指著腳下,“這里原來都是農田”,,“那里”,,他又指著村旁的山,“以前上面有房子,?!?/p>
自家現(xiàn)在的房子,他也是第一次入住,。
他離開的時候,,家里還是土房子。2008年汶川地震后,,老房子成了危房,,冷衍長蓋起這座新房,其中的四萬九千元蓋房款是冷文兵做了三年海員寄回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