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羅大佑演唱會在臺北小巨蛋開幕,,雖然已經(jīng)籌備了兩年,主辦方為造勢投入天價,。可是開幕時,,現(xiàn)場觀眾依舊少得可憐,。
頭發(fā)花白的羅大佑望著臺下零星觀眾,,無可奈何的笑了,,他尷尬地說:“你們來小巨蛋,從來沒有那么寬敞舒服過吧,?!?/p>
他的語氣里充滿自嘲,卻叫人心酸,。他老了,,被人忘記了,雖然他曾雄踞在華語樂壇最頂端30余年,,可他知道,,現(xiàn)在已不是那時代了。
黑色旋風
提到羅大佑,,滾君相信多數(shù)人的腦中會浮現(xiàn)出一個一席黑衣,、黑墨鏡,眼神睥睨,,表情桀驁的男子,。確實,他這個經(jīng)典的形象實在深入人心,,像一股“黑色旋風”揮之不去,。
不得不承認,華語流行樂壇走過了半個世紀,,光鮮亮麗的明星不計其數(shù),,可卻難再找出一個能像羅大佑一樣,影響力巨大,、深入人心的巨匠了,。
有人喜歡拿李宗盛和羅大佑比較,,李宗盛善寫女人歌,常失敗的戀愛里提煉出小小心思,,羅大佑則不同,,他的歌離不開集體主義的萬丈氣場,前奏一響必定氣吞山河,。
還有人愛拿崔健和羅大佑比較,,崔健的作品很尖銳像刀子,拔刀見血是和自己和這個社會的對話,,回鞘是自我內(nèi)心的圓滿,。
羅大佑則是用自己的責任感回應這個時代,除了難以言說的震撼之外,,還有人對命運的矛盾的感同身受,。
因此放眼整個華語樂壇,你會發(fā)現(xiàn)羅大佑的確是不可復制的大師,,而他掀起的“黑色旋風”也成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絕唱,!這個傳奇的故事要從頭說起:
1954年的今天,羅大佑出生在臺北,。在家人的嚴厲教導下,,年少羅大佑同他的哥哥、姐姐一樣走上從醫(yī)的道路,。不過生性浪漫的他,,卻不絕不安分于枯燥的學術(shù)生活,大學期間,,他一直從事于自己鐘情的音樂創(chuàng)作,。
那是個動蕩的年代,,民歌運動轟轟烈烈,,征服和學生之間的沖突時有發(fā)生。
當時有一首叫《鄉(xiāng)愁四韻》的歌在學生群里中廣為流傳,成了他們反叛的精神支柱,,而壯懷激烈的羅大佑也鐘情于這首詞,,并為它寫下了第一首譜曲的作品。
八年后這首歌面世,,收錄在《之乎者也》里面,,羅大佑也真正踏上歌手的道路。雖然這首歌和原來的《鄉(xiāng)愁四韻》大相徑庭,,但我們依然能聽出歌里青年羅大佑的憤懣與苦楚,。
青年羅大佑的歌里不只有家國情懷的大愛大恨,還有心思細膩的兒女情長,。19歲那年他談了人生中第一段戀愛,,濃情蜜語中的朝朝暮暮讓羅大佑產(chǎn)生了一種想法:“一個人的生命不可能屬于另一個人,,兩個人不可能同一刻死去,。”
所以他寫下了那首唱哭了幾代姑娘的《戀曲1980》,。
我記得曾看過一段視頻,,在一間小酒吧里。李志彈著琴對下面的觀眾說:“我們大學畢業(yè)班上就合唱這首歌,,然后他們每個人拿著畢業(yè)證在唱,,我在下面彈琴?!?/p>
他的言語間充滿了懷念,,因為這首歌承載了他純粹的青春??墒潜贿@首歌感動過的青春,,又何止李志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