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3個兒子能“常回家看看”照顧自己,91歲的楊老漢向法院提起訴訟。
6月15日上午,北京房山區(qū)琉璃河鎮(zhèn)某村,,一場特殊的庭審正在開庭:為照顧老人,庭審選擇在楊老漢的家中進(jìn)行。餐桌變成審判臺,,老人坐在法官身旁,與3個兒子“對簿公堂”,。
老翁求贍養(yǎng),,不知子住址
今年3月,91歲的楊老漢來到房山法院竇店法庭立案,,起訴大兒子,,要求其常回家看看,,并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
15日,,楊老漢(左)在家中與兒子“對簿公堂”。房山法院供圖
除口頭訴求之外,,老人沒有任何書面材料,,也并不知道大兒子的具體住址、聯(lián)系電話等信息,,立案工作陷入僵局,。
考慮到楊老漢年歲已高、聽力不佳,,行動又不方便,,立案法官郭建敏先后走訪當(dāng)?shù)嘏沙鏊⒋逦瘯?、老人三兒子家,、老人家四處,,詢問老人的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及經(jīng)濟情況,,并輔助老人撰寫了書面訴狀,。
經(jīng)走訪,郭建敏了解到,,楊老漢與大兒子并沒有太大矛盾,,只是希望對方能常回家看看,。
法官幫尋人,,送開庭通知
立案后,楊老漢訴大兒子贍養(yǎng)一案的案卷材料,,到了法官連春祥手中,。
連春祥介紹,由于楊老漢在起訴書中只寫了大兒子所居住的小區(qū),,并沒有具體住址和聯(lián)系方式,。為盡快通知當(dāng)事人,6月13日上午,,他根據(jù)楊老漢提供的身份信息,,從派出所查找到楊某可能居住的地址,但經(jīng)過查找,,房內(nèi)無人,。
隨后,法官又先后找到居委會,、物業(yè)公司詢問,,最終找到了楊某所住的門牌號。楊某的兒媳告知,,他外出接孫女放學(xué),。等了半個多小時后,楊某終于露面,。
連春祥說,,看到法官親自上門來找,楊某有些意外,。在解釋了其父親的訴訟請求,,并將訴訟材料和開庭通知送達(dá)后,楊某表示愿意放棄答辯期,。
法官幾經(jīng)波折找到老人的大兒子后,,按照老人意愿,追加其二兒子和三兒子為被告。為早日解開老人的“心結(jié)”,,連春祥決定盡快開庭,。
案件家中審,餐桌變法臺
因楊老漢歲數(shù)太大,,行動不便,,法官將庭審安排在他的家中。
15日上午9點多,,法官和書記員到達(dá)楊老漢家,。因房間狹小,屋內(nèi)光線較暗,,法官查看現(xiàn)場情況后,,將餐桌搬到沙發(fā)邊,擺上原被告,、法官的牌子,,在墻上貼好“巡回法庭”條幅,擺上國徽,,建成簡易法庭,。
“老人聽力不好,我需要離得近一些,?!边B春祥將老人的椅子放在餐桌邊,以便他聽得更清楚些,。
他介紹,本著“家庭糾紛優(yōu)先調(diào)解”的理念,,為妥善解決老人的贍養(yǎng)問題,,法官把工作重心放到調(diào)解上。
“我的要求很簡單,,一是弄點飯,,二是弄點藥,跟我發(fā)脾氣不行”,。楊老漢申明訴求,。
對此,大兒子提出,,希望子女都盡義務(wù),,不光是自己。他建議,,除掉已去世的一個姐姐,,剩下的5個子女,一人照顧6天,。
“我有困難,,我現(xiàn)在上班,,不能保證照顧,只能說有時間就來,,沒有時間就來不了”,。二兒子稱,不能保證經(jīng)常來照顧,。
老三也訴起了苦,,稱既要照顧妻子,也要照顧父親,,“早就跟父親說跟我回家住,,房子都騰出來了,但他不去,。我不能光照顧他不管自己家,,我也是有孫子的人了”。
老漢不差錢,,缺的是陪伴
雖不能完全聽清楚3個兒子的話,,但楊老漢能從他們的表情、手勢中感覺到,,自己有些“不受待見”,。
“我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時候?!彼f,,除做飯外,其實還是想多看看子女,,攥著每月7000元的退休金,,他并不差錢,缺的是子女的陪伴,。
連春祥耐心地勸解3個兒子,,希望大家在能力范圍內(nèi)履行贍養(yǎng)義務(wù)。
經(jīng)過近一個小時調(diào)解,,二兒子表示愿意周末照顧老人,。三兒子也說,如果實在沒人自己可以照顧,。只有大兒子一直稱“5個孩子都要照顧,,每人6天”。
“如果真是每人6天輪流贍養(yǎng),,對老人的身心健康可能都不好,。”連春祥說,宣布暫時休庭后,,他打算再做做大兒子的思想工作,,以便真正讓老人安享晚年。
他介紹,,如調(diào)解不成,,法院會依法作出判決,但此類家庭糾紛最好還是以調(diào)解的方式解決,?!凹矣幸焕希缬幸粚?,希望子女們善待老人,,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贍養(yǎng),精神上的贍養(yǎng)同樣重要,?!?/p>
新京報記者李禹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