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致命采訪:女自由記者之死
采訪馬德森之前,她的采訪對象名單已經(jīng)有長長一串——海地地震災民,、印度隱藏的老虎偷獵者、在華盛頓游行的中國女權(quán)主義者,、艱難接觸外國文化的古巴群眾等,。她的母親在Facebook上稱,女兒總是給弱勢群體,、易受傷害人群以及邊緣化人群發(fā)出聲音的機會,。
文|新京報記者羅芊編輯|蘇曉明
今天,我們用一篇文章悼念一位同行,。這個8月,,一位瑞典自由職業(yè)記者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她的遺體在丹麥哥本哈根南部海灘被發(fā)現(xiàn),只剩下一具殘軀——沒有四肢,、沒有頭,。
如果不出意外,這個熱愛中國的姑娘從8月中旬開始將長久定居北京,。
她叫金·沃爾(Kim Wall),,曾為《紐約時報》、《衛(wèi)報》,、《南華早報》等多家媒體撰稿,,母親心中的她,“總是給弱勢群體,、易受傷害人群以及邊緣化人群發(fā)出聲音的機會”,。
瑞典自由職業(yè)記者沃爾,今年8月10日在采訪過程中遇害,,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在這起案件中,,面臨檢方殺人罪指控的是沃爾的采訪對象彼得·馬德森——一名丹麥發(fā)明家。他曾參與建立哥本哈根火箭軌道項目,,會建造潛艇,,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致力于建造和發(fā)射載人航天器,。身邊人形容他,,“思維天馬行空,性情反復無?!?。
當沃爾登上馬德森的潛艇,她并不知道危險已經(jīng)降臨,。
沃爾的朋友感嘆:她是這樣好的一個女孩子,,希望大家不要只記住幾則獵奇驚悚的新聞,她的一生遠比她的死亡來得重要,,除了受害者,,她更是寫出好新聞的人。
潛水艇上的采訪
沃爾的頭頂總是蓬蓬松松的,,綁個丸子頭,,接觸過她的人都感覺“毛茸茸軟乎乎的”。
8月10日晚7點,,她身著橙色上衣,、黑白花裙子、白色鞋子,,在哥本哈根南部的雷夫沙勒恩港口見到了采訪對象馬德森,。
她告訴家人,,打算寫一篇關(guān)于馬德森的文章。早在9年前,,這位丹麥小有名氣的發(fā)明家便通過眾籌,,建造了自己的潛艇——重約40噸、長約17米的UC3“鸚鵡螺號”,。
于沃爾而言,,孤身一人在世界各地見采訪對象是常態(tài)。
馬德森之前,,她的采訪對象名單已經(jīng)有長長一串——海地地震災民,、印度隱藏的老虎偷獵者、在華盛頓游行的中國女權(quán)主義者,、艱難接觸外國文化的古巴群眾等,。她的母親在Facebook上稱,女兒總是給弱勢群體,、易受傷害人群以及邊緣化人群發(fā)出聲音的機會,。
當晚8點半,丹麥仍未日落,,沃爾和馬德森一起登上了UC3“鸚鵡螺號”指揮塔,。一艘游輪從潛艇旁經(jīng)過,有游客碰巧拍下了她跟馬德森的合影,,這是沃爾留下的最后一張照片——她面帶微笑倚靠在欄桿上,,頭上頂著慣常的丸子頭,身后是將盡未盡的夕陽,。
游客拍下了沃爾和采訪對象的照片,。
五個小時后,次日凌晨兩點半,,沃爾失聯(lián),。男友覺得這很反常,在他心中,,女友“四處旅行,,經(jīng)驗豐富,從不魯莽行事”,。男友隨即報警,。
警方披露,由于這艘自制潛艇并未安裝衛(wèi)星定位設(shè)備,,搜尋起來頗為困難。直到11日早上10點30分才從位于瑞典和丹麥間海峽中的一座燈塔上收到這艘潛艇的消息,。
搜尋人員最終和馬德森本人取得了聯(lián)系,。搜救人員趕到現(xiàn)場后,,潛艇沉入了水里,他們將馬德森救起,,卻并未看見沃爾,。
她消失了。
馬德森和他的UC3“鸚鵡螺號”潛艇,。
殘缺的遺體
面對警方詢問,,馬德森有些不太誠實。
他在最初的供詞中表示,,自己晚上十點左右,,就把沃爾送下了潛艇,入住了一家名為Halvandet的酒店,。
在警方拿到酒店全部監(jiān)控錄像后,,他改口稱,當晚潛艇發(fā)生了事故沉入水里,,沃爾不幸離世,,他對沃爾的遺體進行了海葬,地點在位于哥本哈根以南50公里處的科耶灣一帶,。
事實證明,,這些都是謊言。
8月14日,,哥本哈根警方調(diào)查表明:這次潛艇沉沒并非意外,,是有人故意用金屬工具鑿沉的。
又過了一周,,一名騎車者在哥本哈根南部的海灘上發(fā)現(xiàn)了一具裸露的殘軀——只有軀干,,沒有四肢、沒有頭,。警方宣布,,其四肢、頭顱被人為割掉,。遺體位置距離沃爾的家鄉(xiāng)瑞典特雷勒堡僅有50公里,。
8月23日,DNA比對結(jié)果顯示,,這具殘缺的遺體,,就是沃爾。
那艘沉沒的潛艇上有血跡,,經(jīng)檢驗,,也是沃爾的,。
她的致命傷來自突然敲擊,,鑿沉潛艇和用于分肢的是同一件金屬工具。
警方在現(xiàn)場調(diào)查。
她的尸體是被肢解,,有人綁上了重物以防止其浮出水面,。
基于以上調(diào)查,,丹麥檢方?jīng)Q定對48歲的馬德森提出殺人罪指控,,這意味著,檢方認為馬德森不是過失殺人,,而是具有殺人意圖地殺人,。
他們將要求法院對馬德森進行精神鑒定,在丹麥法律中,,這是針對最嚴重犯罪案件的例行程序,。
沃爾遇害的消息傳回瑞典,她的朋友馬琳在Facebook上發(fā)帖,,“三周前,,你還坐在我家的沙發(fā)上,給我們看印著奇怪英文語句的中國T恤照片,,展示各種翻譯軟件,。還談到愛情,談到以后要寫的很多故事,,談到未來,。”
沃爾生前照片,。
“她友善,、呆萌,對世界充滿好奇”
沃爾走了,,此前,,她一直在書寫別人的故事,如今,,她的同行,、朋友,也開始書寫她的故事,。
她履歷光鮮,,從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畢業(yè)后,2012年,,沃爾來到美國紐約,,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新聞和國際關(guān)系的雙碩士學位,,并于2015年畢業(yè),。
畢業(yè)后她成了一名自由職業(yè)記者,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尋找好故事,為《紐約時報》,、《衛(wèi)報》等媒體供稿,。
沃爾的哥大新聞系的校友YanCong對法新社說,,"她在完成采訪后總能帶回有趣的,、最佳質(zhì)量的故事?!?/p>
一位與沃爾相識的調(diào)查記者稱,,"這個行業(yè)里的很多人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和故事時會夸大其辭,但沃爾恰恰相反,,她從來只是關(guān)注故事而不做自我包裝推銷,。"
有人感嘆:她是這樣好的一個女孩子,希望大家不要只記住幾則獵奇驚悚的新聞,,她的一生遠比她的死亡來得重要,,除了受害者,她更是寫出好新聞的人,。
沃爾轉(zhuǎn)發(fā)了《我是范雨素》這篇文章,。
沃爾的朋友、《紐約客》撰稿人亞莉西斯?歐克沃在《紐約客》的專欄上寫文章悼念她,,篇幅不長,,標題叫做《我的朋友沃爾》。
她和沃爾相識于一位共同朋友的生日派對,。在一家酒店里,,遲到的沃爾很快和一堆人相處甚歡,并分享了自己的古巴之旅,、前往斯里蘭卡采訪的計劃以及在國外的生活。
這篇悼文沒有過多煽情的東西,,只是一個個細數(shù)那些她操作過的選題,,馬紹爾群島核輻射、在東非投資的中國人,、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的古巴人民,、時代廣場上那些不穿上裝彩繪的女性、鋼管舞女……
“接觸過她的人都對她的友善,、睿智和勇敢印象深刻,。她總是很溫馨,有點呆萌,,對世界充滿好奇,,也正是這份好奇心激勵著她從事這份工作。”歐沃克寫道,。
她甚至設(shè)身處地的想了,,“如果換作是我,作為女記者,,基于對采訪對象的信任,,我也會跟著馬德森進潛水艇”。
歐克沃還提出了一個關(guān)于女性自由職業(yè)記者生存環(huán)境的探討:和沃爾一樣,,大部分的女性自由職業(yè)記者在工作時是一個人,,沒有編輯跟進你在哪里,在做什么,,遭遇的境況得不到把控,,受訪對象人品的不確定性、外部環(huán)境的危險性,,是她們面臨的相同困境,。
沃爾一個人拍照,、寫作,、制作視頻,她的安全誰來保障,?
北京東直門,。沃爾instagram中拍攝的關(guān)于北京的照片。
原來她離大家這么近
2015年的冬天,,沃爾在為《紐約時報》寫一篇關(guān)于在紐約的中國藝術(shù)家群體的文章,,采訪了很多中國藝術(shù)家。
劇作家zoe是她曾經(jīng)的采訪對象之一,,在zoe眼中,,沃爾是一個說話細聲細氣,時不時大笑,,古靈精怪,、充滿光亮的女孩?!澳阊刂哪抗?,可以看到’人’,感受到她對世界的熱情和好奇,,這是個多么可愛好玩的人啊”,。
出事后,zoe發(fā)微博紀念,,附上了沃爾在北京拍的照片,。這個瑞典女記者在北京很多年,,非常喜歡北京,多次跟zoe提起到北京長居的愿望,。
近5年來,,沃爾的Instagram只發(fā)了197張圖,有將近三分之一是關(guān)于中國的照片,。
北京安定門,。沃爾拍攝的關(guān)于北京的照片。
她在西藏日喀則吃過牦牛面條,,和僧人一起憑欄而立,,在離開的飛機上嘗了云樓牌航空蘿卜。
她看過香港九龍的霓虹燈,、落雨的銅鑼灣,逛了香港魚市,,知道香港人會喝蛇浸泡過的藥酒,,會燒假的錢幣祭拜他們的祖先。
她最喜歡北京,,春天的朝陽公園柳枝拔了條花也開了,,夜里逛胡同能遇到泛著暖光的燈籠,她在安定門看了一位老奶奶帶著兩只狗晨練,,在北新橋看了努著嘴騎自行車的大媽,,在東直門看到一位頭發(fā)花白的爺爺坐在小馬扎上,摩托車上拴著一大束卡通氫氣球,。
甚至,,她學會了用顏文字表情,公交車上播放張國榮的歌曲,,她會拍照說:中國巴士,,張國榮。
很多人評論:原來她離大家這么近,。
有年輕的中國女孩感慨:她和我們身邊的女生感興趣的東西是一樣的,,北京的街道,可愛的寵物,,生活當中有趣的畫面,。
如今,沃爾的Facebook個人主頁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紀念性的頁面,,上面寫著:緬懷追思Kim Wall,,我們希望關(guān)愛Kim Wall 的用戶通過她的個人主頁來緬懷她的一生,以此獲得慰藉,。
兩個月前,,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她曾表示,馬德森這個選題結(jié)束后,,就到中國定居,,永遠的那種(then China, 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