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庫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兩側綠意蔥蘢(9月4日攝),。近年來,,內蒙古實現(xiàn)森林覆蓋率、草原植被蓋度連續(xù)“雙提高”,,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續(xù)“雙減少”,。 新華社記者 鄧 華攝
全球荒漠化以每年7萬平方公里的增幅迅速擴張,1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10億人口深受其害,。中國作為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有荒漠化土地261.16萬平方公里,然而,,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治理,,沙化土地面積連年持續(xù)縮減。尤其是最近5年,,中國沙化土地面積平均每年凈減1980平方公里,,成為世界生態(tài)建設史上的奇跡。
聯(lián)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召開前夕,,中國因扭轉荒漠化趨勢,,被世界未來委員會與聯(lián)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組織授予“未來政策獎”。中國荒漠化防治成就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中國荒漠化防治政策被世界未來委員會與聯(lián)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列入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土地退化最佳政策之一,,為全球生態(tài)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經(jīng)驗”。
根治沙害攸關生死
綠楊排排,,沙柳叢叢,,一望無際。這可是庫布其沙漠,?,!
沒錯,這就是曾經(jīng)黃沙漫漫,、寸草難生的庫布其大沙漠,。
如今,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的庫布其大沙漠,,植被覆蓋度已達53%,,成為名副其實的綠洲。
“我看到了人類可以把沙漠變成一個綠洲,,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中國庫布其把噩夢變成愿景,變成充滿快樂,、希望的明天,。”眼前的景象,,讓希臘前總理安東尼斯·薩馬拉斯贊嘆不已,。
庫布其沙漠曾經(jīng)是怎樣的情形呢?從小就生活在這里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道圖村的格什朝格圖記得,,以前遍地是黃沙,,風裹著流沙遮天蔽日。吃完一碗面,,碗底就能積上半寸沙,。去鎮(zhèn)上買根針,,需要在沙漠里走一整天。剛結婚時,,為了蓋房子,,他牽著駱駝,去40里外馱磚,,整整馱了半個月,。
“內蒙古是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嚴重的省區(qū)之一,?!眹伊謽I(yè)局局長張建龍說,“這里有五大沙漠,、五大沙地,,荒漠化土地面積占自治區(qū)面積的一半以上?!?/p>
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沙化面積高達23%,60%的農田和38%的草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鄂爾多斯則是沙化重災區(qū),全市45%的土地已沙化,,每年40%的農田因風沙毀種,,20%的農田絕收。
不獨是內蒙古,,整個“三北”(西北,、華北、東北)地區(qū),,是我國土地沙化最嚴重的地方,。當時“三北”地區(qū)森林覆蓋率只有5%左右,沙塵暴頻發(fā),?!耙灰惯^后,沙子就埋了門窗,、堆滿房頂,,有人不小心順著沙丘走上自家屋頂摔斷了腿!莊稼毀了,,房子沒法住了,,只能搬家。這就是‘沙進人退’,?!被貞浧饍簳r的生活,,來自內蒙古杭錦后旗農民家庭的張建龍記憶猶新。
中國作為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27%的國土面臨荒漠化,,4億多人口深受沙害之苦。
直到上世紀末,,我國荒漠化面積仍在持續(xù)擴大,。全國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2000年以前,,我國沙化土地呈擴展態(tài)勢:第一個監(jiān)測期(1994年之前)年均擴展2460平方公里,,第二個監(jiān)測期(1995年至1999年)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全國還有31萬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顯沙化趨勢,,如果保護利用不當,,很有可能成為新的沙化土地。
根治沙害,,刻不容緩,!
治沙苦干還需巧干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tài)建設和荒漠化防治工作,,相繼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等一系列重大生態(tài)修復工程,,”張建龍說,在荒漠化防治中,,這些工程對重點地區(qū)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集中治理和嚴格保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沙漠、丘陵溝壑,、水土流失區(qū)的面積占到全市總面積95%的鄂爾多斯,,無疑是“三北”防護林建設的重點地區(qū)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之一,庫布其是鄂爾多斯荒漠化防治的主戰(zhàn)場,。
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是土生土長的庫布其人,,1988年來到杭錦旗鹽場當場長。鹽場就在大沙漠里,,每賣1噸鹽,,提取5元用來栽樹,一點一點地干起,。
鄂爾多斯市伊旗霍洛林場護林員賈道爾吉記得,,1985年國家組織“栽樹大會戰(zhàn)”,,他們在哈拉沙作業(yè)區(qū)種樹,樹苗要靠人力背幾十里沙路送來,。賈道爾吉一次背六七捆沙柳,,60多公斤,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
治沙需要苦干,,更需要巧干?!叭珖鞯卦谏硡^(qū)造林中,,特別注重科技創(chuàng)新,遵循自然規(guī)律,,適地適樹,、以水定林?!睆埥堈f,。
以庫布其為例,在艱苦實踐中,,人們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治沙方案:喬灌草和封育,、飛播、人工造林相結合,,以路劃區(qū),,分塊治理,鎖住四周,,滲透腹地?!耙郧?,最優(yōu)秀的林業(yè)工人幾分鐘都挖不完一個樹坑,現(xiàn)在我們單人10秒鐘可以很輕松地種下一棵樹,?!眱|利集團庫布其生態(tài)事業(yè)部首席科學家韓美飛說。
單人,,10秒,,種下一棵樹?不錯,。在沙地上,,一位小伙子左手拿著一根沙柳枝,右手將鐵頭水管輕輕插進沙里,。瞬間,,水流就在沙地上沖出1米來深的小洞,。他將柳枝插入孔內,這就成了,。挖坑,、栽樹、澆水一次性完成,,用時不到10秒鐘,,成活率超過90%,與傳統(tǒng)方法比,,效率提高14倍,。
沒水的地方怎么辦?那就螺旋鉆打孔,。沙漠表層雖然干旱,,深層也有地下水,這方法成活率也能達65%,。
億利集團近年來根據(jù)沙漠的地質特點研發(fā)的這種“水沖種植法”“螺旋鉆打孔種植法”,,大大提高了沙漠造林的效率。如今,,王文彪已帶領大家將6253平方公里的沙漠變成了綠洲,,小鹽場也壯大成億利資源集團。
與28年前比,,鄂爾多斯森林覆蓋率已從不足3%升到26.7%,,植被覆蓋率超過80%。治理區(qū)內的沙丘高度平均降低了近50%,,年均降雨量由100毫米增至300多毫米,,部分區(qū)塊地表還出現(xiàn)了腐殖質層。
“中國往往把復雜的技術簡化,,能夠在世界各地推廣,。”吉爾吉斯斯坦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副主任阿斯蘭貝克·歐姆科夫建議其他國家從庫布其引進治沙技術,。
通過苦干和巧干,,過去5年,我國荒漠化,、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內蒙古,,荒漠化、沙化土地分別凈減少了41.69萬公頃,、34.32萬公頃,,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則平均每年凈減少1980平方公里。
中國一舉扭轉荒漠化趨勢,,成為世界生態(tài)建設史上的奇跡,!
靶向施策標本兼治
“庫布其治沙創(chuàng)造了奇跡,,這個成功源于中國政府在改善生態(tài)的同時,還幫助沙區(qū)人民脫貧致富,?!卑突固箍沙掷m(xù)發(fā)展政策研究院主席沙法特·卡卡赫爾說。
我國荒漠化趨勢得以成功扭轉,,正是得益于精準施策,、靶向治理。
土地荒漠化既是生態(tài)問題,,也是貧困問題,,治沙與治窮必須緊密結合,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荒漠化,。沙區(qū)多是貧困地區(qū),,也是精準扶貧的主戰(zhàn)場。全國830個貧困縣中,,有290個深處沙區(qū),。
以“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為例,最初設想是在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嚴重的西北,、華北,、東北406萬平方公里國土上,人工造林添綠,,重點治理風沙危害,、水土流失。隨著工程的推進,,營造薪炭林也被列為工作重點之一,。這是因為在沙區(qū),林木稀少,,老百姓全靠掃羊糞,、刨草根解決燃料問題?!叭薄狈雷o林體系建設工程通過營造薪炭林,,解決了老百姓生產生活所需的燃料,、飼料,、肥料問題,進而間接保護了植被,,減少了沙化和水土流失,。
張建龍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吸納貧困人口參與沙區(qū)生態(tài)建設與保護,、實施沙區(qū)灌木林平茬及加工扶貧項目,、培育沙區(qū)特色產業(yè),成功探索出生態(tài)美,、百姓富有機統(tǒng)一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格什朝格圖所在的道圖村,就是整村脫貧的典型,。全村以前散居在庫布其沙漠里32戶牧民,,如今通過扶貧搬遷,都聚居到牧民新村,,從事種樹,、養(yǎng)護樹木、旅游等與沙產業(yè)相關的工作,,每戶年均收入一二十萬元,。格什朝格圖又和妻子開了一家旅游飯莊,每年純收入10多萬元,。
國家林業(yè)局數(shù)據(jù)顯示,,“三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918.5萬公頃,其中經(jīng)濟林667萬公頃,,1500萬人依靠特色林果業(yè)實現(xiàn)了穩(wěn)定脫貧,。目前,全國沙區(qū)農牧民收入持續(xù)保持了18.6%的年均增幅,,貧困人口減少到2015年的1597萬,,貧困率由40.7%大幅下降到12.4%。張建龍說,,我國北方重點沙區(qū)有灌木林資源約3.3億畝,,其中有1000萬畝亟待平茬復壯,平茬枝葉加工利用,,增收潛力仍然很大,。
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生態(tài)美,,百姓富,,中國向世界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經(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黃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