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怎么通過設計提高如廁文明
畫家黃永玉畫過《出恭十二景》,,描述了各地不文明、不衛(wèi)生的如廁狀況。付彥芬說,對排泄物不作妥善收集和處理的如廁方式,會直接造成環(huán)境污染,,通過食物鏈影響到群眾的健康。
姚偉表示,,目前還普遍存在如廁者破壞公廁設施,、偷拿廁紙、尿在外面,、不沖廁所的現象,。提高廁所管理水平,不僅是保潔員的職責,,更是所有如廁者的義務,,要像愛護家里的廁所一樣愛護公共廁所,。
武洲認為,,在廁所設計上有文章可以做。無論是新建公共廁所,,還是改造舊公廁,,要充分考慮保潔操作便捷性,器具設施需科學布局,,減少縫隙,、死角,控制異味產生,。
廁所不僅反映著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文明程度,,更影響著群眾的健康,。2004年,,全國愛衛(wèi)辦承擔中央轉移支付農村改廁項目,這是我國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資助農村衛(wèi)生廁所建設,,主要用于廁所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建設,,保證廁所排出廢物的安全性。
2009年,農村改廁項目列入深化醫(yī)改重大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改廁成為實現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均等化目標的一項重要內容,。截至2016年底,我國農村衛(wèi)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4%,,比2000年提高了35.6個百分點,。
武洲認為,如今中國廁所與如廁環(huán)境已經大為改善,,但也有需要反思和改進的地方,。例如:只注重廁所外觀建筑美觀,忽略了廁所本身的如廁功能性,;后期廁所保潔壓力增大,,維護成本居高不下;潔凈能源利用不足,,新材料新技術的引入滯后,;廁所建設項目前期缺少專家論證,后期缺少可持續(xù)評估標準,。這些問題,,都為后期公共設施運營留下了隱患。有些新建廁所投入使用后,,反復出現問題并改建,,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記者 王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