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們才知道,這兩人在登山過程中理念出現(xiàn)了分歧,。雪山的天氣瞬息萬變,,登山必須遵循嚴格的紀律,。我們一般會設定,,在某個時間點必須達到某個高度,,如果到了時間達不到,,哪怕山頂已經(jīng)近在咫尺,,也必須下撤。因為過了這個時間點,,氣溫可能會迅速下降,,帶來的風險不可控,比如暴風雪,、急速降溫等,,外加雪山上潛伏著的或明或暗的冰裂縫、隨時可能會坍塌的雪檐,,不僅業(yè)余登山者很難應對,,即使專業(yè)的登山家也會有風險,。
而在這次登山過程中,二人未能在預定時間抵達預定高度,,一人堅持繼續(xù)登頂,,結(jié)果天氣轉(zhuǎn)差,他意外滑墜受傷,。他無法獨力返回大本營,就挖了條雪溝,,在雪里住了一夜,。另一個人選擇下撤,雖然沒有受傷,,但由于在雪里時間太久,,出現(xiàn)了短暫性的雪盲。
同伴間的鼓勵都是跨越生命的
兩年后的暑期,,我們一行三人再赴雪寶頂,。
為什么我還要去?因為我還沒能征服它,。雪寶頂太美了,,它像高原上一座高聳入云的金字塔,一側(cè)是湛藍的高原海子,,另一側(cè)是雪水融成的潺潺溪流,,山下大片的綠色牧場,一望無際的綠野上漫開著花兒,,五顏六色,。
在不間斷的雨雪中捱了兩天后,我們終于盼到了晴天,。在藏族向?qū)У膸ьI下,,我們穿越碎石坡,翻過駱駝背(雪寶頂上的一條深溝),,當晚就到達海拔5000米以上的一處休息點,。
第二天登頂過程十分順利,我們還意外發(fā)現(xiàn)了以前日本登山隊留下的路繩,,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按預定時間,我們在下午2點前抵達峰頂,。峰頂面積很小,,只容兩人站立,向下俯瞰,,就像站在皇冠最高處的明珠上,,仿佛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我們下撤時天氣變化,霧氣泛上來,,我們恍若在云中漫步,,都有些慌亂,好在同伴之間互相鼓勵,,沿著來時的腳印和路繩,,我們又磕磕絆絆返回大本營。第二天,,我們剛回到村莊就發(fā)現(xiàn),,雪山又下雪了。藏族向?qū)дf,,我們和雪山有緣,,這是老天爺給我們留出來的時間。
值得一說的是,,在登山過程中,,同伴之間的關懷,一句話,,一雙手,,給予彼此的鼓勵都是跨越生命的,尤其在面臨危險時,,這份關懷讓你心中覺得多了依靠,,很多一起登山的人后來都會成為好朋友。
2000年這次重登雪寶頂,,我和同行的女孩兒一直在互相支持,,下山時她體力不支,我怕她摔倒,,一路拉著她,,到了平地我們也沒有覺得要放手。
她后來成了我的妻子,。
▲2000年7月31日13:00左右,,扎西多杰和妻子宋雪梅在四川阿壩州雪寶頂(海拔5588米)頂峰留念,。受訪者供圖
登山讓人上癮,登了一座還想登下一座,,登了6000米還想登7000米,。但我也深知,登山是一項科學的運動,,不能憑感性,、憑沖動,,要有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首先,,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體力有充分的認識,,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線。平時一二十公里都跑不下來的人,,要去高海拔地區(qū)經(jīng)歷高原反應,、負重登山、食宿不規(guī)律,,顯然是不科學的,。其次,要對目的地有充分了解,包括登山路線、季節(jié),、氣候,、山體環(huán)境等,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很發(fā)達,,驢友們的資料應有盡有,,出發(fā)前要充分學習。第三,,對于非專業(yè)登山者來說,,尋找專業(yè)的服務公司非常重要。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何時候不要把自己的安全交到別人手上,,即使你找了專業(yè)向?qū)В膊灰馕吨蜎]有危險,。
現(xiàn)在我國戶外運動的救援水平還比較低,,不像國外很早就建立了成熟的救援體系。國內(nèi)登山運動上個世紀90年代才發(fā)展起來,,目前雖然有一些民間救援組織,,比如綠野救援隊,藍天救援隊,,但整體上還遠達不到成熟完善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更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不建議過度的冒險,,因為人除了個人屬性,還有家庭屬性,,社會屬性,,做一件事情之前應該綜合評估,,不能把社會屬性和家庭屬性都拋棄,只為自己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