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李敖女兒致父親:老戰(zhàn)士永不死,,他們只是慢慢凋零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資料圖
據(jù)臺灣東東森新聞云報道,,臺灣著名作家李敖罹患腦癌,于2018年3月18日在臺北過世,,享年83歲,。
他一生桀驁不馴,曾多次因文章言論大膽批評臺灣國民黨當(dāng)局而入獄,,卻并不改弦更張,,筆耕不輟,一生著作約3000余萬字,。
據(jù)家屬公開聲明,,李敖于2016年被診斷為腦干腫瘤,今年1月,,標(biāo)靶藥效漸失,,病況急速惡化,并發(fā)肺部感染,,終于3月18日上午10點59分與世長辭,。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的李敖并不忌談生死,。2017年4月他接受香港媒體采訪時說,,“假如死的話,,絕對會很快樂地死掉”,并有一封公開親筆信,,希望“跟家人,、友人、仇人好好告別”,。
李敖的一生有兩段浪漫的愛情,。長女李文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父親逝世的消息后,貼出了李敖生前最喜歡的歌曲《Danny Boy》的譯版,,以致哀思,。
歌詞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哦,丹尼少年,,
當(dāng)風(fēng)笛呼喚,,幽谷成排,
當(dāng)夏日已盡,,玫瑰難懷,。
你,你天涯遠引,,
而我,,我在此長埋。
1982年,,剛出獄不久的李敖譯畢歌詞后,,還有段附記:“照愛爾蘭民歌的原始意味,這首歌是寫父子之情,,Danny Boy 最后尋找到的,,是父子之愛。我這里意譯,,當(dāng)然別有所延伸,,特此聲明如上?!边@個“別有延伸”,,自然就是死者不已,生者含悲的幽明永隔時的心境吧,。
2015年春節(jié)時,,李文曾受邀為我們當(dāng)年的春節(jié)特刊《致父母》撰文,回憶了父親對她的影響,,以及父女之間的一些趣事,。
請不要叫我“李敖的女兒”
文/李文
本文首發(fā)于總第697期《中國新聞周刊》
我最不喜歡被貼的標(biāo)簽,就是“李敖的女兒”“李敖之女”,。我希望別人對我的稱呼是:李文博士,,英語教授,,作家,禮儀專家,,演講人,,嘉賓主持人,維權(quán)者,,監(jiān)督人,,形象顧問,購物專家,,名媛,,以及城市不文明現(xiàn)象批評者……惟獨不希望別人稱我“李敖的女兒”。然而,,仔細想想,,父女之間的影響是的確存在、無法抹掉的,。甚至我不希望別人稱我為“李敖之女”,也都和他對我的影響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