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三次下潛都在什么位置?
汪品先:三次下潛深度都是1400米,,在西沙的同一個海區(qū),,因為我是追同一個問題,。
新京報:追什么問題?
汪品先:我要追一個海底生物群,。原來以為深海的海底,裸露的巖石上面沒有什么生物,。結(jié)果我們這次下去,,頭一次就碰到“冷水珊瑚林”,真是像個樹林一樣,。
新京報:您看到的冷水珊瑚林是什么樣子?
汪品先:“冷水珊瑚林”是我起的名字,。就和陸地上的園林一樣,高大的竹珊瑚像樹木,,低矮的扇形珊瑚和海綿之類像灌木,,而貼在海底的海綿、苔蘚蟲相當(dāng)于草本植物,。這些固著在海底的生物構(gòu)成深海的“園林”,,為游泳和爬行的海洋動物包括章魚、海星之類提供了棲居地,,就像陸地樹林里有猴子有鳥一樣,。
新京報:為什么要去追這個問題?
汪品先:我覺得很有意思,我想研究這個生物群在什么地方有分布,、有多少,。
這次我們另外一個團(tuán)隊在南海的東部也看到了,,所以我們很高興。在1800米深的水域,,南海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冷水珊瑚群,,這是以前在南海沒注意到的,以后還有很多研究的東西,。
新京報:到了水下1400米,,身體會有什么反應(yīng)嗎?
汪品先:深潛器里氣壓是保持正常的,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可以調(diào)控,,環(huán)境跟陸地環(huán)境一樣,,三個人蹲在直徑兩米的“球”里面,身體沒什么感覺,。這跟蛙人不一樣,不是一個真正的考驗,。
新京報:真正的考驗是什么?
汪品先:我原本計劃下去兩次,,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問題沒解決,又給我加了一次,。三次下去收獲就比較不錯,。
下去一次是很貴的,所以責(zé)任心會很重,。我們?nèi)チ?個科學(xué)家,,一人平均1.5次,我多占了一點,。
去年我查出一些病,,到這個年齡都會有。但這次(下潛)我狀態(tài)很好,,有問題要追也很好,,結(jié)果比我想象要好,回來后更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