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您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海洋研究,,幾次南??瓶际遣皇且惨娮C了中國海洋科學的發(fā)展?
汪品先:確實反映了中國海洋科學在變化。上世紀70年代末,,海南島西邊的鶯歌海打南海第一口探井時,,我在岸邊為石油井做鑒定。1994年,,我參與南海第一個古海洋學專題航次,。1999年,擔任首次南海大洋鉆探的首席科學家,。2005年,擔任同濟大學與法國合作舉行的“馬可·波羅”航??瓶际紫茖W家,。
那幾次依靠的都是外國裝備。而這一次,,是我們自己造的裝備,,國產(chǎn)化率達到95%以上。
我的這些經(jīng)歷反映了中國海洋科學從弱到強,,從封閉到開放,,走向國際前沿的一個過程。而這次中國自己有手段能夠去做國際水平的工作,,所以就特別高興,。
新京報:您說過“海洋事業(yè)迎來了鄭和下西洋600年以來的最好時機”,為什么這么說?
汪品先:我說這話其實是與中國的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有關,。
我覺得東西方差異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東方文明是大陸文明,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直到15世紀分不出誰好誰壞,,大家各自發(fā)展。16世紀之后,,特別是中國到了18世紀以后,,我們一下子醒過來。
大陸文明有很多好的方面,,但是對于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和個性解放是不利的,。
我認為海洋文明有利于創(chuàng)新,現(xiàn)在我們從國家領導人到老百姓,,海洋意識都更強了,。
談未來安排
要做的事按重要性排序,也許哪天就“跑掉了”
新京報:您身體狀態(tài)這么好,,平時鍛煉身體嗎?
汪品先:年輕時會長跑,、游游泳,,自行車騎得很多。有時候想到一個科學問題,,我來勁了,,在街上騎兩個鐘頭。
新京報:現(xiàn)在還會騎車?
汪品先:我之前騎車上班,,現(xiàn)在老伴不讓我多騎車,,叫我多走路,走路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