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6月下旬,有人又給付必秀出了個主意:“排隊的人太多,,到晚上都看不完,,不如像醫(yī)院那樣發(fā)號”,。村民劉世富說,后來就開始發(fā)一種“票”——上面有編號,,中間還有一個章,,具體是什么章,村民也搞不清楚,,“可能是她的名字”,。
這張“票”面值5元,相當于掛號,,前一天掛第二天的號,,每天發(fā)放600張,上午300張,,下午300張,。“診療費”10元還是在當面“摸病”的時候直接給付必秀,。
有村民說,,這5元錢掛號費,收入是拿來修建小河溝上面的石橋,,目前小河溝上只扔了幾塊石頭,,村民出行和求醫(yī)者排隊都不方便。
兩位村民認為,付必秀“治好”了自己的疾病,。
【“療效”】
短短20多天,,付必秀的業(yè)務量為何爆炸性增長?無論是馬鞍村還是緊鄰的石柱河嘴村民,,都很肯定地說:醫(yī)得好,!
怎么個好法?劉世富舉例說:有個張老頭,,70多歲,,雙腳都腫,尿里有血,。四兒四女都是重慶的,,帶去西南醫(yī)院也沒醫(yī)好,抬去付必秀摸了摸,,腳不腫了,,也不尿血了,現(xiàn)在還下地干活。張老頭是誰,?住哪里,?劉世富講不清楚。
石柱這邊的兩個老人坐在公路邊,,一個71歲,,一個73歲,主動拉開褲腳給記者看,,說找付必秀摸了三次,,腰、腿,、肩膀都不痛了,。也有中年女性說,自己是類風濕關節(jié)炎,,這個不會說摸一下就徹底治愈,,但是她自己感覺付必秀摸了以后,好像沒這么痛了,。她花了50元,。
更多的傳說是,,某個人在哪里的醫(yī)院沒治好,,付必秀一摸就好了?!澳硞€人”是誰,?村民也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