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盡力讓這種失望少一些。
有一回,,他幫一個內(nèi)蒙古的過敏患者跑腿,,替對方開了注射用的抗過敏藥物,但必須冷藏運輸,。
疫情期間,,他找了好幾家快遞,都說沒法送,。
最后,,他想了個主意:找一個往返于北京和呼和浩特的火車乘務(wù)員,他買一張票,,把藥物用放滿冰袋的泡沫箱裝著,,送到火車上,再拜托這個好心的乘務(wù)員找個清涼的地方放著,。
等火車到站了,,患者自己去取。
原本不可能送到的藥,,就這樣送到了,。
做了這些事,他并不覺得自己是在“救命”,。
“我最多是幫別人解決了困難,,到不了救命的份上?!钡€是會有成就感,,因為“解決了別人解決不了的事”。
需要幫助的人們
依賴跑腿小哥的不止是罹患疾病的人,。
閃送師傅馮禧航,,是封控這段時間,城市里的“擺渡人”之一。
馮禧航來自山西,,眼睛不大,,透著憨厚的氣息,看起來有些顯小,,但實際上,,他已經(jīng)34歲了。
許多上班族居家辦公,,馮禧航給他們送辦公用品是常事,,電腦、打印機,、鍵盤,、鼠標(biāo)——很多顧客甚至跳過檢查這一步,“非常信任”,。
“作為一個老閃”,,馮禧航送過的東西各種各樣。
用他的話說,,“萬物皆可閃”,。
只要物品的體積在他能夠“拿捏”的范圍之內(nèi),都可以送:他送過鞋,、化妝品,、衣服、合同,、營業(yè)執(zhí)照……
送過鍋碗瓢盆,、面粉、大米,、油鹽醬醋茶,、禮盒……
送的東西多了,他漸漸有一種能力,,可以根據(jù)送的物品,、同發(fā)件人與寄件人的對話,推測他們的關(guān)系和物品里蘊藏的故事,。
他見過一位掛念女兒的母親,。
她煎好一個禮拜的中藥,托他給遠在城市另一頭實習(xí)的女兒送去,,“千萬不能撒”,,還不忘叮囑“到了之后,,一定給孩子說明白,,藥要及時放冰箱”。
最近,,跑腿小哥,,大概是整個上海“最搶手”的男人,。從基礎(chǔ)的生活物資,,到買藥、送文件……暴增的需求之下,,跑腿APP上一度“一哥難求”,。
2022-04-18 18:10:22“日入過萬”?上海跑腿小哥講述真相海報新聞記者莊濱濱上海報道4月4日晚,網(wǎng)上有傳言稱“上海疫情快速傳播的來源是快遞”“快遞員成片陽性”,。4月5日,,記者從上海市郵政管理局獲悉,此消息不實,。
2022-04-05 13:51:47上??爝f員成片陽性?官方回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