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過年沒少狂吃海喝的,胖是一回事,,大家也要注意一下血脂問題呀,!
現(xiàn)如今,血脂有問題的人是越來越常見了,?!吨袊芾碇改?2023年)》顯示,我國的成年人中,,超過1/3都存在血脂異常,。
誘發(fā)血脂異常的原因很復雜,但有些大家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其實往往是背后的一大推手,。
為了身體健康著想,這些不利于血脂健康的食物,,一定不能多吃,!
①豬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食用油的量不超過30克,,大概就是平時喝湯用的湯匙2.5匙左右,。
另外在油的種類上,建議大家更多選擇植物油,,而不是豬油之類的動物油脂,。
因為動物油脂含有更多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會導致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增加患高脂血癥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②部分烘焙食品
想要面包口感好,,自然少不了黃油,,否則吃起來又干又硬(像硬硬的法棍就沒有加黃油)。
另外,,其他很多像蛋糕,、蛋撻、派,、曲奇餅干之類的烘焙食品,,同樣含有不少黃油。
黃油的脂肪含量,,超過了80%,。
以常見的菠蘿包為例,一個約含17.2克脂肪,、386千卡熱量,,吃兩個當早餐,相當于吃了一個盒飯,。
更糟的是,,很多烘焙食品用的是更廉價、更不健康的植物黃油(人造黃油),。
植物黃油的營養(yǎng)不如天然黃油,脂肪含量更高,,還會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這種“壞脂肪”,對心血管的傷害,,是飽和脂肪酸的3~5倍,。
建議喜歡吃面包的小伙伴,買面包時看一眼配料表,,別總買那些起酥油,、植物脂肪、人造黃油,、植脂末,、奶精含量高的,多選全麥粉含量高的全麥面包,。
③肥肉,、動物內(nèi)臟
大家都知道,肥肉里面含有大量脂肪,。吃可以,,但別吃太多,。
因為血液里的脂肪一多,不僅血管容易堵,,負責代謝脂肪的肝臟,,也更容易出現(xiàn)脂肪肝。
除了紅燒肉,、扣肉,、小炒肉,像豬頸肉,、梅肉,、雪花牛肉、排骨等,,同樣都是比較“肥”的肉,,需要控制食用量。
日常三餐的肉類攝入,,建議大家以瘦肉為主,,包括豬、牛,、羊的瘦肉,,以及去皮的禽肉、魚蝦等,。
另外,,動物的內(nèi)臟,比如肝,、腎等,,還有螃蟹的蟹黃,膽固醇含量都是非常高,,偶爾吃一次就好,,不能總是吃。血脂高的人尤其要注意,!
④加工肉制品
培根,、熏肉、腌肉,、香腸,、灌腸、烤腸,、火腿,、午餐肉等加工肉制品的脂肪含量,比普通瘦肉要高得多,,有些甚至高達40%以上,。
另外,,丸子類、還有用肉餡做成的食物也要小心,,它們的原料至少是三肥七瘦,,甚至可能是五肥五瘦。
⑤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有些人害怕血脂失控,,于是認認真真地踐行“清淡飲食”的原則,,離高油高脂的食物遠遠的,甚至不怎么吃肉,,開始吃素,。
結果,血脂反而更高了,。
這些朋友的飲食往往存在一個誤區(qū):吃肉太少,,只能多吃主食來填飽肚子。
殊不知,,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時,,多余的能量會在體內(nèi)轉化成脂肪,也會導致血脂代謝異常,。
事實上,,醫(y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不等于不吃肉,而是要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做到主食,、肉蛋奶、蔬果合理搭配,。
另外,,一日三餐中,大家可以適當將一部分的精制主食(如饅頭,、白米飯,、面條)替換成全谷物,,比如燕麥,、糙米、蕎麥,、小米等,。
⑥甜食
攝入的添加糖過多時,會在體內(nèi)直接轉化為內(nèi)源性甘油三酯,,增加血脂異常風險,。
同時,過量攝入糖分也會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如果脂肪肝不加以控制,,肝細胞生物膜會進一步受損破裂時,,就可能導致肝細胞死亡,還可能進一步引發(fā)肝纖維化,,也就是肝硬化,。
建議大家,甜食偶爾吃一下過過嘴癮就好,,不要三天兩頭甜飲料,、奶茶、甜品吃個不停,。
還有,,有些食品可能會標榜不含蔗糖,但實際上卻添加了其他類型的糖,,如麥芽糖,、果糖、葡萄糖等等,,看似健康,,其實說到底還是糖分,多吃無益,。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公布的“五一”假期旅游和出行數(shù)據(jù)引發(fā)社會廣泛熱議,。
2024-05-10 17:01:45小城旅游人數(shù)蹭蹭蹭蹭長原標題:24歲女生存夠10萬元靠利息生活體檢發(fā)現(xiàn)乳腺結節(jié)后,,00后女孩黛黛決定裸辭,。
2024-05-27 15:34:2524歲女生存夠10萬元靠利息生活原標題:縣城夫妻看房記:房價越降,,越不敢買房子,,是中國人最重的消費情結。
2024-02-26 13:16:31房價越降越不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