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蜀中五老”天國團聚四川文化界人士追憶送別馬識途
馬識途與巴金,、張秀熟,、沙汀,、艾蕪并稱“蜀中五老”,。馬老于2024年3月28日19時25分在成都逝世,享年109周歲,,四川文化界人士通過各種方式悼念,,還有人稱馬老是去天國和其他四老團聚了。
1987年巴金馬識途等合作行書詩文卷
書法家劉正成:
當年的《清江壯歌》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悼念馬老,!感恩馬老,!馬識途先生是四川文壇的耆老、主將和領路人,!”遠在北京的國際書法家協(xié)會首席主席,,《中國書法全集》主編劉正成28日晚在朋友圈里寫下紀念馬老的小文,他在文中寫道:“在1961,、1962年前后,,《成都晚報》每天連載馬老的《清江壯歌》就是我們精神食糧。1970年我創(chuàng)作的獨幕話劇《歡迎新戰(zhàn)友》在成都市群眾藝術匯演中獲獎,,被馬老挑選為成都市話劇團的演出劇目,。1990年前后,由中國書協(xié)主辦的成都棠湖國際書法展開幕時,,馬老來站臺,,他與陸石副主席和我親切聊天,,全力支持開始書法活動。這位世紀老人恩惠了幾代巴蜀文藝后繼者,!馬老永遠活在現(xiàn)代當代四川文藝工作者們的心中,!”
魯獎詩人周嘯天:
王蒙見104歲馬老時稱自己為“小王”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中華詩詞學會顧問,、四川大學文新學院教授周嘯天回憶起多年前的一件往事:“王蒙先生來成都,,秘書小張電話相邀,經典匯小徐安排來車接往原市體育館餐敘,。這次三婭老師因事未同行,。共進午餐者,還有馬老識途及女兒萬梅,。馬老向王蒙贈字、贈詩,,先問如何稱呼(意思是稱部長,、稱先生還是稱同志),王蒙應聲答道:‘小王’,,以時年八十六,,而馬老已一百零四歲矣?!?/p>
時年104歲的馬老向88歲的王蒙贈送自己寫的福字(周嘯天供圖)
左起:周嘯天,、王蒙、馬老曾歡聚一堂(周嘯天供圖)
博物館人張麗君:
馬老當年參觀李劼人故居時的情景歷歷在目
武侯祠博物館前館長張麗君驚悉馬老去世的消息后非常悲傷,!她說:“馬老是我非常敬重的長輩,。當時,我任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時,,曾兼任李劼人故居文管所的所長,。在此期間,主持完成了李劼人故居的搶救性保護維修和重新陳列布展,。當時,,李劼人故居已經衰敗不堪,文物建筑和文物保護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我?guī)ьI一幫人,,經過半年多的建筑維修、資料收集,、陳列布展終于完成了任務,,并于李劼人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時重新對外開放。在舉辦開館儀式和論壇那天,,馬老,、李致,、李劼人的女兒李梅和他的孫女李詩華都來參加活動。馬老參觀后,,當眾表揚說:張館長此善舉功德無量,!當時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讓我久久難忘,。這既是對我們的鼓勵,,也表達了馬老對保護傳承成都歷史文化、名人文化的關心,,讓人非常感動,!此事雖然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但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睆堺惥龑敃r的照片與大家分享,以此表達對馬老的懷念,,愿馬老一路走好,。
李劼人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時故居重新對外開放,左起:馬老,、李致,、張麗君。(張麗君供圖)
資深媒體人:
有幸采訪過馬老,,拍下了珍貴的照片
作為文化界的知名人士,,許多記者都采訪過馬老,他們也以自己的方式追憶馬老,。
資深媒體人,,曾任華西都市報文化新聞部主任的許佳回憶:記得在馬老百歲書法展上,馬老大聲地叫出我的名字,,令我激動難忘,。馬老記性超人,他仍記得三十年前我在川報采寫的《七十馬老用電腦寫作》……今晚驚聞馬老仙逝,,遂翻出十年前老照片,,深切緬懷關愛新聞后輩的馬老。
時任華西都市報文化新聞部主任許佳見到馬老格外開心(許佳供圖)
資深媒體人,,曾任華西都市報攝影部主任的朱建國用一組珍貴的照片紀念馬老,,他感慨:“榮幸的是,前些年作為記者的我曾多次到馬老家中采訪,,為他老人家拍下了這些珍貴的照片……馬老,,一路走好!”
馬老,,一路走好,!攝影朱建國
雖然年逾百歲,,馬老生前一直神采奕奕。攝影朱建國
天性樂觀的馬老永遠笑得那么開心,。攝影朱建國
馬老的書法遒勁有力,。攝影朱建國
馬老一生求真。攝影朱建國
封面新聞記者吳德玉
3月28日深夜,,成都市殯儀館,很多人趕來送別馬識途老人,。
2024-03-29 14:11:03馬識途去世:喪事從簡?法老新歌送別法老:很榮幸可以為《來日皆方長》演唱聯(lián)動曲,此次我和劉小天改編了全新版本的《送別》送給大家,。離別是每個人一生中都必須經歷的課題,,只有坦然面對,勇敢表達,,才能不留遺憾,。
2024-06-11 13:17:02法老新歌送別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黃金配角”陳狄克,,于上月因病離世,享年76歲,。其家人在九龍殯儀館東海堂設立靈堂,,于20日上午舉行了大殮禮。隨后,,靈柩被送往火葬場,,進行火葬禮及惜別儀式
2024-04-20 13:55:55TVB黃金配角陳狄克出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