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三月初三,,正值明媚春光,不僅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舉辦盛大的“三月三”慶典,,也是我們共同慶祝的古老節(jié)日——上巳節(jié),。該節(jié)日起源于先秦時期,,名稱源自干支紀日,古人認為每月有二至三個巳日,,首次出現(xiàn)稱為“上巳”,。至魏晉時期,上巳節(jié)固定在農(nóng)歷三月三日,。
古時上巳節(jié)活動與水緊密相關(guān),,臨水祓禊是重要儀式之一,。《詩經(jīng)》中多篇詩篇描繪了青年男女在水邊相會,、戀愛的場景,,故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早于西方情人節(jié)一千年,。如《鄭風·褰裳》中的溱洧之約,、《鄘風·桑中》的淇水送別、《周南·漢廣》的漢水相會,,尤其是《鄭風·溱洧》,,生動展現(xiàn)了古人上巳節(jié)水邊踏青交友的風尚及互贈芍藥寄深情的浪漫舉動,與今日贈花示愛頗為相似,,滿溢純真與甜蜜。
以下為上述四篇佳作原文:
《鄭風·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鄘風·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鄉(xiāng)矣,。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麥矣?沬之北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東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周南·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鄭風·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薄扒彝^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今日三月三晴天好還是雨天好?三月三,,上巳節(jié)不一般,,是晴天好還是下雨好?看農(nóng)諺咋說,。
2024-04-11 09:26:58今日三月三明日三月三,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嗎,?3件事記得做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一雙燕子歸來后,,十二紅樓卷繡簾,。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個是古人描寫上巳節(jié)的一個情景,。
2024-04-10 11:25:36明日三月三今年三月三不一般,,1要洗2要吃3要沾農(nóng)歷三月初三,,即上巳節(jié),歷史悠久,。古代人們會舉辦慶典,,包括沐浴、祭祀宴飲等活動,。
2024-04-10 10:23:16今年三月三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