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一不調(diào)休,行不行
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言詠/文
今年五一小長假我親身體驗了一把“搶票”的滋味:定好鬧鐘、在12306預(yù)填購票信息、等到臨近放票的讀秒環(huán)節(jié)緊盯著手機屏幕的“倒計時”……然而即便這樣,放票時刻一到,,所有車次都只剩候補鏈接,比“秒殺”還迅速,,玩的就是心跳,。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4月17日,,五一小長假火車票正式開售的第一天,。“12306票呢”沖上熱搜,?!伴_搶即候補”“1毫秒售罄”,這不是夸張的吐槽,,而是現(xiàn)實的寫照,。有人對照著地圖把備選城市的名字挨個輸入12306的頁面,當然,,得到的還是“售罄”,。稍微猶豫片刻,“候補”的字樣就會變成灰色,,這意味著你連候補的機會都失去了,。
這就是我們的長假體驗,不僅不能精挑細選旅游目的地,,就算是抱著“哪里能買到票就去哪里”的心態(tài),,也難以如愿。刷票只是一個開始,,即便是幸運地買到票,,旅途中還不得不承受溢價和人潮。值得與否,,每個人的主觀評價或許不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定不是人們心目中理想的度假,,頂多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與買票難同時登上熱搜的還有對調(diào)休的爭議。人們仔細一算,五一原來只放了一天假,,其余4天中,,有兩天本來就是周末,另外兩天,,則是通過“調(diào)休”湊來的——為此人們要在五一前后的兩周里,,分別連上兩個“六天班”。為了湊清明節(jié)小長假,,剛剛連上過六天班的人們還沒緩過勁來呢,,怪不得怨聲載道。
要不要調(diào)休湊假是一個爭議多年的話題,,很難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但透過這些爭議,可以聽到民眾的心聲:第一,,人們期待更多的假期,,但并不喜歡“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第二,,人為湊出的長假,,確實拉動了文旅消費需求,但這種扎堆旅游的形式本身就值得商榷,。扎堆旅游導(dǎo)致從搶票到出行都像一場“戰(zhàn)斗”,,極大地降低了人們的獲得感。如何才能讓度假回歸它該有的模樣,?
五一小長假的尾聲落在了5月5日,,不少人的心緒仍流連于旅途的旖旎風(fēng)光,,尚未從假日的喧囂中完全抽離,回歸日常節(jié)奏顯得有些遲緩
2024-05-06 09:05:04五一節(jié)后要上6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