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3月份“點讀機女孩”高君雨被曝患上罕見腦癌,,父母在她的賬號上發(fā)布了對抗病魔的過程,卻被網友發(fā)現(xiàn)是把去年夏天的影像偽裝成“現(xiàn)在進行時”,。
兩件事都經歷了高度相似的過程——意外登上熱搜,,遭到網友質疑,,被央媒點名,當事人出來回應,,熱度散去,。
央媒對兩件事的評價中都有不約而同的說法——博流量不能無底線,不能挑戰(zhàn)公序良俗,。這點明了兩件事的本質,,雖然有“虛構”的成分在,,但都沒有涉及金錢的詐騙詐捐或者割韭菜行為,只是為了“博流量”而做的內容運營,。
但為博關注不惜編故事,,這類虛假流量是一種跑偏的“內卷”,不僅會助推各類視頻低俗化,,還容易把整個網絡環(huán)境搞得烏煙瘴氣,,甚至擾亂社會秩序。
這兩件事能被網友發(fā)現(xiàn),、被央媒點名,,還有一重非常重要的推力——這次既不是平臺也不是MCN——而是很多新聞媒體賬號的瘋狂轉發(fā)。這也是為何“新黃色新聞”會成為討論點,。
03
警惕“新黃色新聞”
如今,,在紛繁復雜的輿論場,如何才能撥開信息的迷霧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這或許是此次事件帶給我們最有益的思考與啟示,。
所謂的“黃色新聞”,是指一種具有煽動性的,、格調不高的新聞類型,,通常不具備較大的社會價值,純粹是對大眾趣味的無底線迎合,。如今,,在短視頻平臺上,一些內容膚淺卻有煽動性,、博人眼球的“新聞”,,則被稱為“新黃色新聞”。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講師董晨宇將它們稱之為“狗屁新聞”,,它們的特點是用放大鏡人為制造的,,沒有公共價值卻占據(jù)公共注意力的內容。
野蠻生長的互聯(lián)網讓人人都有了麥克風,,這些自發(fā)的創(chuàng)作是對嚴肅內容的補充,,成為了網絡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之所以“狗屁新聞”開始泛濫,,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小型地方媒體會把融媒體賬號打包給外包公司運營,。如果只報社會新聞,產出不夠,,所以開始把目光轉移到各種網紅達人身上發(fā)生的事,,甚至是媒體公司自編自導的事,讓這些虛構鬧劇成為了一部分新聞的“源頭活水”。
不可否認的是,,短視頻在不斷消解著新聞的意義與價值,,新聞越來越短平快,也越來越娛樂化,,海量的內容充斥著網絡,,注意力被不斷“收割”,尋找意義卻猶如大海撈針,,同時公眾還深陷知情權匱乏的處境之中,。
那么,我們到底該關注怎樣的新聞,?又如何打破“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困局,?對于公眾來說,那些搞笑獵奇的“新聞”并非沒有價值,,抱著只圖一樂的心態(tài)看個熱鬧足矣,,權當消遣但千萬別上頭。
網絡沖浪,,冷靜圍觀才是正確姿勢,不被算法邏輯所豢養(yǎng),,才能守住自己的注意力,,才能在大海里打撈起珍珠,才能被有價值的信息滋養(yǎng),。
近日,知名網紅“王媽”(網名“七顆猩猩”),,面對其所屬公司招聘風波,,通過公開渠道表達了改進措施,如廢除大小周工作制,、提升員工福利及配備工作電腦等
2024-05-29 09:57:17媒體評網紅“王媽”塌房原標題:趙雅芝工作室辟謠:有人惡意散布“趙雅芝去世”謠言,已委托律師所進行證據(jù)保全4月24日晚,,趙雅芝工作室發(fā)文辟謠去世傳言↓近日有無道德底線的平臺為博取流量
2024-04-25 13:26:56趙雅芝工作室辟謠去世傳聞中央網信辦于近日發(fā)起一項名為“清朗·整治‘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的專項行動,,計劃在全國范圍實施,為期兩個月
2024-04-23 21:46:38開展整治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行動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醫(yī)生因自編自導虛假救人視頻而遭到永久封號,這一事件在28日迅速成為各大平臺熱議的話題
2024-05-30 10:34:23媒體:網紅醫(yī)生虛假擺拍被永久封號,!博流量怎能如此無底線,?為了維護網絡環(huán)境的和諧與清朗,鄭州市公安局采取了堅決措施,,依法打擊并綜合治理“自媒體”中存在的無底線追逐流量,、制造與傳播謠言等問題。以下是三起典型案件的概述:第一起案例涉及鄭州的李某康
2024-05-17 08:40:57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