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關乎未來,。
近日一則“2024年我國出生人口或迎小陽春”的消息,,讓人口問題再次成為熱點,。
要知道,2016年以來,,全國出生人口連年下降,,從最高的1883萬一路走低到902萬。
人口出生形勢連續(xù)7年走低,,今年為何會出現(xiàn)“小幅反彈”,?
01
事實上,早在年初,,我們就曾預測,,今年出生人口大概率出現(xiàn)“修復”走勢。
經(jīng)歷了幾年口罩因素帶來的影響,,今年是生育補償性恢復之年,,有望承接前幾年被抑制的部分婚育需求。
事實上,,去年結婚人數(shù)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階段性的止跌反彈,。
結婚人數(shù)有所回升,生育人數(shù)大概率也將隨之上行,。
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國結婚登記數(shù)為768.0萬對,增加了84.5萬對,,為近十年來首次回升,。
然而,與報復性消費一樣,,口罩因素對婚育的補償性效應恐怕不會持續(xù)太長時間,,一切最終都會回到基本面的制約。
時間已證明這一點,。今年以來,,全國結婚人數(shù)再次回到下降軌道,2024年一季度辦理結婚登記同比減少17.8萬對,。
不過,,2024年還有一個利于生育的特殊因素:龍年。
龍在中國有著極為特殊的象征意義,,自古國人就以“龍的傳人”自居,,而家長更以“望子成龍”為期許,。
受儒家文化影響,龍年一般都是生育大年,。
龍年效應,,不只是存在于內(nèi)地,連我國港澳臺地區(qū),,以及新加坡等海外華人聚居之地都是如此,。
上一個龍年是2012年。當年我國人口出生率達到14.57‰,,全年出生人口1973萬人,,是本世紀以來最高的一年,甚至超過了后來全面放開二孩乃至三孩的年份,。
但是,,龍年因素也是周期性的,與補償性生育一樣都只是短期影響因子,,只會帶來一兩年生育形勢的波動,。
真正影響生育的,短期來看是育齡婦女人數(shù)和結婚人數(shù),,中長期則取決于結婚生育意愿和養(yǎng)育壓力,。
所以,只要這些基本面走勢沒有改變,,生育的階段性上行,,就不意味著人口形勢的觸底反彈,更不意味著長期走勢的全面反轉,。
02
誰是全國“最敢生”的地方?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人口不是負擔而是資源,,既是生產(chǎn)力也是消費力,對全局的影響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由于人口格局,、生育政策、婚育文化有別,,我國不同省份的生育格局可謂大相徑庭,。
近日,各省份陸續(xù)發(fā)布2023年統(tǒng)計公報,,對外披露最新常住人口及出生率數(shù)據(jù),。
從出生人口來看,廣東,、河南,、山東,、四川、貴州的出生人口位列全國前五,,其中廣東是唯一破百萬的省份,。
廣東出生人口已經(jīng)連續(xù)6年位居全國第一,以占全國8.9%的常住人口,,貢獻了11%的出生人口,,足以稱得上“最敢生”的省份。
與之對比,,同為全國TOP5人口大省的山東,、河南、江蘇,、四川,,出生人口分別為69.5萬、61萬,、41萬,、53萬。
更可資對比的是,,廣東的出生人口,,超過了江浙滬“包郵區(qū)”的總和,足見對全國生育大盤的貢獻之大,。
要知道,,長三角的江浙滬“包郵區(qū)”總人口規(guī)模高達1.76億人,為廣東的1.4倍,,但出生人口合計不到90萬,,不及廣東一省。
從出生率來看,,西藏,、貴州、寧夏位居全國前三,,也是唯三超過10‰的省份,,而黑龍江、吉林,、上海等地不足4‰,,甚至低于日韓等地區(qū)。
整體來看,,西部地區(qū)出生率整體高于東部地區(qū),,內(nèi)陸地區(qū)普遍高于沿海地區(qū),欠發(fā)達地區(qū)明顯高于發(fā)達地區(qū),。
但是,,由于人口基數(shù)有限,,西部省份雖然生育率相對高企,但也難以對沖東部沿海地區(qū)人口負增長的影響,。
廣東則是唯一的例外,。廣東是人口出生率最高的10個省份中,唯一來自東部沿海地區(qū)的省份,,8.12‰的出生率,,是上海的兩倍以上。
廣東為何最敢生,,潮汕地區(qū)的宗族文化傳統(tǒng),、外來年輕人口的不斷涌入是核心原因所在。
這種格局已經(jīng)存在多年,,未來或?qū)㈤L期存在,。
03
人口大盤見頂,影響極其深遠,。
一國的人口增長,,一方面靠自然增長,即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另一方面靠國際移民,,但不是每個國家都放開了移民。
一地的人口增長,,一方面靠的是自然增長,,另一方面則是機械增長,即人口流入流出帶來的變動,。
過去,,幾乎所有省份人口都能保持正增長,正是得益于自然增長的貢獻,,但當出生率下行,,多地自然人口負增長,能依靠的只?!皳屓恕币粭l路。
換句話說,,人口大盤見頂,,人口競爭淪為“零和博弈”。
“零和”的意思,,你增我減,,你進我退,有地方在增長,,必然有地方在減少,。
過去一年,,哪些地方人口還在增長?
據(jù)統(tǒng)計,,在內(nèi)地31個省份中,,只有11省常住人口保持正增長,包括浙江,、廣東,、海南、上海,、江蘇,、新疆、貴州,、北京,、天津、寧夏和西藏,。
這11個省人口增量合計達160.25萬人,,其中浙江、廣東兩省就占到了99萬,。
雖然都是增長,,但不同省份的增長路徑不一,有的得益于自然增長,,有的受益于人口流入,,少數(shù)則是兩者兼有。
貴州,、寧夏,、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區(qū),,基本都是自然增長的貢獻,,這些地方的出生率遠高于全國水平,即使面臨人口外流之困,,整體仍能保持正增長,。
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等東部沿海省份,主要來源于外來人口的貢獻,,這些地方普遍面臨“少子化+老齡化”的雙重限制,,但憑借強大的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實力,不斷“虹吸”中西部勞動力人口。
廣東則是少數(shù)集兩者為一體的地方,。廣東既是生育大省,,也是人口流入大省,外來人口主要來自廣西,、湖南,、湖北、貴州,、江西,、河南等省份。
所以,,當人口步入新的發(fā)展格局,,各地的搶人大戰(zhàn)只會愈發(fā)白熱化,只要是勞動力,,只要是年輕人,,只要是人,都在爭搶之列,。
這種背景下,,絕大多數(shù)地市都在取消落戶限制,而超大特大城市買房落戶,、租房落戶也是屢見不鮮,。
當然,搶人重要,,但留人更重要,,留得住的才真正屬于自己。
近日,,關于我國2024年出生人口可能迎來小幅反彈的消息引發(fā)了廣泛關注。這一預測來自于對當前人口數(shù)據(jù)和生育趨勢的分析,。
2024-06-25 17:15:15我國2024年出生人口或迎小幅反彈1972年2月,越南西貢的《成功日報》和香港的《新聞天地》周刊分別刊載了兩篇文章,,引發(fā)了兩地民眾對同一事件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2024-06-26 06:00:25港府反對美販運人口報告不實言論7月5日,,據(jù)美媒報道,美國阿拉巴馬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的雜貨店內(nèi)出現(xiàn)了售賣子彈的自動售貨機。
2024-07-09 17:00:50美自動售貨機賣子彈1月17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2023年人口數(shù)據(jù):2023年末全國人口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
2024-06-25 17:12:38我國2024年出生人口或迎小幅反彈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的進步,,中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隨之而來的挑戰(zhàn)也不容忽視,。
2024-08-20 13:25:23身份證在1949-1979年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