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上長出的蘑菇竟然能吃
還記得那朵從蘋果中神奇生長并被送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裂褶菌——“果菌王”嗎,?近期,經過研究人員的分離培養(yǎng),,“果菌王”已經繁衍出了它的第一批后代,。
裂褶菌,常稱作白參,,在東南亞地區(qū)非常有名,,是一種廣受歡迎的食用菌。早前,,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收到了來自浙江德清的一個特殊包裹:一顆長有蘑菇的蘋果,。他們隨即對這個獨特的“果菌王”展開了深入研究,并將其與從青藏高原采集的白參以及經過太空旅行的“太空白參”進行了實驗室內的菌絲生長特性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在相同的闊葉木屑栽培基質條件下,“果菌王”的生長速度相較于其他兩個經過多代選育的品種略顯緩慢,,培養(yǎng)約20天僅收獲了大約20斤白參,。趙琪研究員比喻說,如果把它們的生長狀態(tài)比作花朵,,青藏高原白參與“太空白參”已是盛開之態(tài),,而“果菌王”更像是含苞待放,只有少部分達到了可采摘的標準,。
對于這批初代“果菌王”后代,,趙琪團隊計劃首先向最初贈送蘋果上長出白參的浙江德清鄧女士贈送一部分作為感謝,其余的白參將用于營養(yǎng)成分分析研究,,還有一小部分團隊成員將親自品嘗。鄧女士對這一意外的回饋感到既驚喜又感動,,對即將到來的特殊白參滿懷期待,。
關于這些“果菌王2.0”的味道,趙老師解釋,,由于尚處于馴化階段且栽培條件常規(guī),,預計這批白參在風味上不會有顯著差異。同時,,那個直接在蘋果上培育的白參樣本目前生長情況也不理想,,多數還未充分發(fā)育。有趣的是,,白參是少數人工栽培品質優(yōu)于野生的食用菌之一,。因此,,趙琪團隊將繼續(xù)探索優(yōu)化“果菌王”的栽培條件和基質,旨在通過長期的品種選育,,不僅提高其產量,,也能改善口感,同時也為未來的育種研究積累寶貴資源,。
趙琪強調,,育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多輪選育才能實現品種的優(yōu)化,,對“果菌王”的馴化工作需保持耐心和信心,。蘋果上長出的蘑菇竟然能吃!
一位浙江湖州的網友近期分享了一則趣事:由于當地六月連綿不斷的雨水,她遺忘的一顆蘋果竟然在自然條件下長出了蘑菇。這顆看似普通的蘋果,,底部雖然腐爛,,頂部卻依舊完好,從果柄滋生出一株白色褶皺的蘑菇
2024-07-12 11:52:09果菌王沒有特殊風味近期,,一位來自浙江的博主分享了自己頗為獨特的經歷:六月份連綿不斷的雨水,,導致家中存放的蘋果不幸遭遇了霉變,甚至不可思議地長出了蘑菇
2024-07-11 15:09:10蘋果長出大蘑菇在一個多月前,德清的鄧小姐偶然在家中發(fā)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一只遺忘在塑料筐中的蘋果上,,竟不可思議地長出了一朵潔白的蘑菇,。這朵被網友們幽默地稱作“果菌王”的不速之客,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2024-07-11 16:57:41中科院回應黃梅天蘋果長出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