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8日3時00分,寒露節(jié)氣悄然而至。這個時刻,,北方大地已沉浸于深秋的懷抱,,盡管蟬聲消逝,荷花凋零,,卻正是菊花怒放,、紅葉漫山的好時節(jié),,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秋日畫卷,。相比之下,南方的秋天才剛剛起步,,綠葉與黃葉交織,,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與迷人風采。
寒露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排在第十七位,,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jié)氣。民俗專家指出,,寒露與白露雖都帶有“露”字,,卻寓意不同——白露標志著炎熱向涼爽的過渡,,而寒露則是涼爽轉為寒冷的信號燈,,與秋分共同見證了夏秋季節(jié)更替中的溫度起伏,。
隨著寒露的到來,,日照時間明顯縮短,,氣溫逐步下降,,北方的空氣變得干燥,,晝夜溫差愈發(fā)顯著。
古人智慧地將寒露分為三階段:先是鴻雁南飛,,接著是鳥兒隱匿,、貝類活躍,最后是菊花盛放,,特別是“菊有黃華”,,描繪了九月菊花競相綻放,,色彩斑斕,,形態(tài)萬千,使得金秋時節(jié)充滿了無限生機,,故而農(nóng)歷九月也享有“菊月”的美譽,。
菊花不僅美化了自然,更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堅毅,、純潔和超脫等美好品質(zhì),,激發(fā)了歷代文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諸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以及眾多贊美菊花的詩詞,,展現(xiàn)了人們對菊花深深的喜愛與崇敬。
緊隨其后,,10月11日即農(nóng)歷九月初九,將迎來重陽佳節(jié),。今年的重陽恰好落在寒露期間,,重陽節(jié)承載著登高望遠、賞菊祈福等傳統(tǒng)活動,,亦是表達對長輩尊敬與感激之情的日子,,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
寒露之際,,無論身處何方,,都能感受到秋天獨有的韻味,從北方的層林盡染到南方的輕柔變換,,每一處秋景都是大自然最珍貴的禮物,,讓人不禁沉醉,深刻體會到“閱盡滿眼秋色,,最是人間值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