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和河北,,是楊妞花的兩個故鄉(xiāng)。5歲之前的童年在貴州度過,,之后的人生則是在河北展開,。直到31歲,她開始了貴州與河北之間的“雙城人生”,。這一切源于一次被拐事件,,改變了她的一生。
2024年10月25日,,余華英拐賣兒童案重審一審宣判,。楊妞花終于等到了人販子應(yīng)有的懲罰。10月9日,,楊妞花再次回到貴州,,參加10月11日的余華英拐賣兒童案重審一審開庭。這個名字從5歲起就深深烙印在她的記憶中,,正是這個人販子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而楊妞花也親手將余華英送上被告席。
10月11日,,貴陽中院對余華英犯拐賣兒童罪案進行重審一審審理,。余華英被控拐賣兒童人數(shù)從11人增至17人,其中就包括楊妞花,。1990年,,楊妞花出生于貴州省畢節(jié)市織金縣,是家中次女,。姐姐楊桑英比她大三歲,。楊妞花5歲之前在織金老家的記憶已經(jīng)不多,,甚至忘記了自己曾經(jīng)是一個會唱苗族民歌的小姑娘,。
這次回到織金,楊妞花穿上苗族傳統(tǒng)服飾,外婆讓她唱苗歌,,但她已經(jīng)不會了,。84歲的外婆只會說苗語,,她是楊妞花唯一的直系長輩,。外婆保留著母親初學畫蠟染的布樣,這次全部送給了楊妞花,。楊妞花感嘆,,如果能早一點回家,也許還能見到其他家人,。爺爺臨終前還在念叨:“不知道我們家妞花這輩子還能不能再回來了,。”
1995年,,楊妞花的人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父母帶著她和姐姐到貴陽打工,爸爸在紙箱廠上班,,媽媽擺攤賣水果,。一家四口租住在貴陽。不久后,,隔壁搬來了一戶人家,,這戶人家的女主人就是人販子余華英。余華英用買織毛衣的簽子誘拐走了5歲的楊妞花,。然而,,楊妞花并沒有得到毛衣簽子,而是被帶到了河北邯鄲,,并以2500元的價格賣給一個“奶奶”,。
在河北邯鄲,楊妞花以“李素燕”的名字開始新生活,。8歲之前,,她過得還不錯,但后來因為知道楊妞花有記憶,,奶奶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對她有了防備和棍棒。小學六年級時,,楊妞花因照顧生病的奶奶被迫輟學,開啟了童工生活,。16歲時,,她第一次離開家,,到江蘇打工。
盡管如此,,楊妞花的養(yǎng)父雖然聾啞,,卻給了她充實的愛。養(yǎng)父從未對她動過歪心思,,楊妞花一直照料著他,,陪他聊天、過年送餃子,,還帶他去北京旅行,。這段“父女情”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2009年,,楊妞花通過相親認識了丈夫,,她感到非常幸福。丈夫鼓勵她尋親,,但9年的尋親之路并不容易,。直到2021年4月,尋親短視頻讓楊妞花看到了希望,。她記得姐姐的名字叫桑英,,還記得一句方言“阿不代”,以及一些細節(jié),。幸運的是,,尋親視頻被堂妹刷到并轉(zhuǎn)給了姐姐楊桑英,二人線上認親成功,。
然而,,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楊妞花被拐后,,父母四處尋找未果,,最終郁郁而終。2021年5月,,當楊妞花再次踏進家門時,,迎接她的是兩座墳頭。她只能掙錢給爸媽修墳,。2023年正月,,她在父親墳頭坐了一夜,希望能“看”到父親,。她還為母親買了墓地,,遷到父親旁邊。
找到家后,,楊妞花成為了一名尋親志愿者,,幫助其他家庭早日找到孩子,。同時,她決心抓人販子余華英,,為父母報仇,。2022年6月,楊妞花搜集證據(jù)后報案,,24天后余華英落網(wǎng),。案件經(jīng)過一審、二審,,發(fā)回重審,。2024年10月11日,余華英案重審一審時,,其被控拐賣17名兒童,,檢方建議判處死刑。
2024年10月11日,余華英因涉嫌拐賣17名兒童,,再次站上了法庭被告席,。此前,,她在一審和二審中均被判處死刑,但她提出上訴,,要求重審
2024-10-11 16:34:21妹妹5歲被拐姐姐11歲也成了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