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江門中微子實驗建設進入收官階段,。這一科技新聞卻引發(fā)了一些人的誤解,,甚至有人在評論區(qū)將其與鬼神邪說聯(lián)系起來,,導致“中微子到底是什么”成為平臺熱搜話題,??蒲腥藛T也接到電話詢問是否在地下“捉鬼”,。
中微子并不是所謂的“鬼魂幽靈”,。它和電子、夸克一樣,,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中微子自宇宙形成之初就存在,比人類早得多,,因此與傳說中的“幽靈”無關。之所以被稱為“幽靈粒子”,,是因為中微子質量極輕,,飛行速度接近光速,能夠輕松穿透各種物體,。物理學霸辟謠中微子相關謠言,!
自1956年發(fā)現(xiàn)中微子以來,已有8位科學家因研究中微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微子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攜帶了恒星、黑洞乃至整個宇宙的“核心秘密”,。通過研究中微子,,可以反推一些宇宙事件,揭示物質和宇宙的本源,。例如,,中微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宇宙大爆炸、超新星爆發(fā)以及反物質世界的原理,。
從實用角度來看,,研究中微子也有價值。中微子幾乎不受阻擋地直線穿過物質,,這種特性使得其通訊不會受海水和地層的影響,,也無法被干擾、攔截或破解,。未來,,中微子可能成為一種實用的通訊方式。地質學家也可以利用中微子作為物理探針,,給地球內部“拍照”,,進而尋找地球內部的構造規(guī)律。
盡管中微子研究意義重大,但探測過程卻非常困難,。中微子不喜歡受其他物質干擾,,因此大多數(shù)探測都在地下進行。例如,,江門中微子實驗室位于地下700米處,,南極洲冰層下的中微子探測器則有一立方公里大。四川錦屏地下實驗室也在建設中,,旨在尋找太陽中微子,。
由于中微子極為“高冷”,直接與其交流幾乎無法獲取信息,。研究人員通常通過觀察中微子與其他物質的反應來間接探測,。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徐吉磊表示,他們會向探測器注入液體閃爍體,,當中微子穿過時,,極少數(shù)會與液體閃爍體反應發(fā)出微弱的光,再通過光電倍增管探測這些光信號,,從而研究中微子,。因此,中微子探測實際上是探測它與其他物質反應的產物,。
一位名叫何仁熙的同學,,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學物理系的“卓越計劃”,,無需參加高考。然而,,他選擇在高考這天重返考場,,只為了挑戰(zhàn)自己相對薄弱的科目——語文
2024-06-08 11:27:47高考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