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即將發(fā)射神舟十九號船箭組合體的發(fā)射塔架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歷史,。這座全鋼結構塔架主體高度75米,,加上吊車和避雷針,最高點達105米,。它由塔體結構,、回轉平臺、吊車,、擺桿,、逃逸滑道等組成,擁有12層固定平臺和四組13層回轉平臺,。
塔架下方有一個巨大的深坑,,即導流槽。這個導流槽長達110多米,,火箭轉運到塔架后會固定在導流槽上方,。導流槽內有一圈環(huán)形高壓噴管,在火箭點火發(fā)射時,,這些噴管會瞬間噴出大量水,,將高溫高壓尾焰導向遠離發(fā)射臺的地方,防止尾焰對火箭和發(fā)射架造成損害,。
塔架第2層的固定平臺上布滿了各種線路和管路,,包括加注燃燒劑和氧化劑的管路?;鸺幼⑹前l(fā)射前最具風險與挑戰(zhàn)的工作之一,,長二F一次加注接近450噸,易燃易爆的特性要求操作必須一滴不漏,,萬無一失,。曾有一次任務中,氧化劑加注庫房突然發(fā)生泄漏,,七名加注隊員迅速沖進濃煙中找到泄漏點,,并在23分鐘內排除故障,保障了任務如期進行,。
9層固定平臺是航天員進艙的通道,。航天員從問天閣乘車來到塔架后,,乘坐電梯到達這里,通過狹小的通道進入一個活動平臺,,坐在三把椅子上等待進艙。發(fā)射前兩小時,,航天員會從這里進入飛船,,進行最后準備。這一層還有一條紅色指示線,,如果出現(xiàn)緊急情況,,航天員會在護送員幫助下迅速撤離,沿著指示線前往逃逸間,。
逃逸間里有一條全長50多米的逃逸滑道,,這條滑道如同軟管,從9層平臺延伸至地下掩體,?;纼纫r經過改良,航天員可以通過手和腳的動作控制下滑速度,?;老路椒胖糜屑雍窬彌_墊,最大程度避免航天員受傷,。自2003年神舟五號發(fā)射以來,,這條逃逸滑道從未啟用過,這也體現(xiàn)了我國載人航天的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從塔架向外望去,,遼闊的戈壁大漠一望無際,垂直總裝測試廠房與發(fā)射塔架遙相對望,,構成了托舉神箭一次次飛天的中國載人航天第一港,。這座聳立在大漠中的發(fā)射塔架,為我國探索浩瀚宇宙的夢想提供了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