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內(nèi)心的可悲,,行為上也會慢慢變“壞”。我們會去做一些事情來破壞關(guān)系,、破壞他人良好的感覺,。麥琳不斷強調(diào)自己的付出,索取認可,,這讓人感到生氣,。她的好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而是表面的。她對付出的認可具有獨占性,,難以認可他人的付出,。她讓別人痛苦,以此獲得共鳴和理解,,但這樣的方式并無法讓她得到真正的共鳴,。
所有的付出者,最后一定會經(jīng)歷絕望,。無論怎么付出都無法獲得想要的愛,、認可、共鳴,,甚至反而不被尊重,。葛夕幾天時間就對麥琳的哭感到麻木,李行亮哄了十幾年,,最后發(fā)現(xiàn)沒有用,,開始自我懷疑。楊子為了賭約四次提起麥琳的傷心事,,他們沒注意到這樣很不尊重麥琳,。看到麥琳年輕時的照片,,對比現(xiàn)在的畫面,令人嘆息,。
作為一名咨詢師,,對絕望并不抗拒。絕望是必然,,也會帶來新的生機,。小時候我們?nèi)睈郏钡氖且恍⊥氲膼?,但當我們被迫以“付出獲得愛”的方式成長后,,這個小碗沒有被填滿,反而變成了更大的碗,。懂事付出被夸獎時,,不會發(fā)自內(nèi)心覺得被愛,我們會敏銳發(fā)現(xiàn),,他們不是愛真實的我們,。這個更大的空碗,沒辦法轉(zhuǎn)接給伴侶負責(zé),,他們是另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wù)填補這么多年的空洞。曾經(jīng)造成空洞的父母本身也有局限,他們?nèi)绻心芰υ缇吞顫M了,。
這個絕望值得每個付出者為自己的過去哭一哭,,但也讓我們從過去的模式解脫,重新面對現(xiàn)實:如何填補這一大碗空了的愛,?
首先,,澄清對愛的認知。意識到“付出獲得愛”是無效的,,而且會傷害自己和他人,。其次,意識到過去無法獲得愛,,不是因為付出不夠,,而是養(yǎng)育者迫于種種局限。有的父母自己小時候也被忽視,,沒有愛與被愛的經(jīng)驗,;有的父母忙碌于生活,意識不到愛的重要性,;也有的父母就是沒有愛,。唯一確定的是:他們無法給到足夠的愛,不是我們不值得被愛,,而是他們沒辦法給到,。
8月18日,,加沙地帶再次遭受了以色列軍隊的猛烈轟炸,多地遭到空襲,,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中,受害者中包括無辜的婦女和兒童,。
2024-08-19 10:20:57加沙一母親和6個孩子被炸死11月27日,,作家傅首爾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播客,,首次談到了她對《再見愛人4》和嘉賓麥琳的看法,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
2024-11-29 09:51:05傅首爾談麥琳耳帝發(fā)長文談麥琳!感覺麥琳只是一個代號,,大家討論嘴上是麥琳,,心里都是自己的事!耳帝的文字能力太強了
2024-11-20 11:06:34耳帝發(fā)長文談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