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以來,,A股經歷階段性調整,各指數與行業(yè)板塊呈現(xiàn)普跌態(tài)勢,,市場整體觀望情緒加重,。怎么看待本輪調整,?年末策略和行業(yè)配置如何進行?
從結構上看,,本輪調整具有以下幾大特征:
第一,,“杠鈴兩端”的大盤和微盤相對占優(yōu),中小盤明顯承壓,。分大小盤來看,,11月13日至11月22日市場調整期間(下同),大盤價值,、上證50為代表的大盤指數跌幅較小,,分別為-2.3%、-4.1%,;同時,,因處于總量政策真空期,疊加量能雖有下修但仍偏充裕,,題材交易相對活躍,,期間萬得微盤指數也僅下跌3.9%;與此同時,,中小盤走弱明顯,,中證500、中證1000期間漲跌幅分別為-8.2%,、-7.1%,。
第二,雙創(chuàng)板塊表現(xiàn)較弱,,紅利風格防御屬性突出,。從指數風格來看,本輪調整期間創(chuàng)業(yè)板指領跌,,科創(chuàng)50跌幅也較深,,分別為-9.0%,、-7.7%;中證紅利得益于防御屬性相對扛跌,,僅回落2%,。
第三,從行業(yè)來看,,銀行,、石油石化、煤炭等紅利/順周期藍籌板塊表現(xiàn)堅挺,。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降溫,,疊加市值管理文件催化,銀行,、石油石化,、煤炭、公用事業(yè)等紅利板塊較為穩(wěn)健,,期間漲跌幅分別為-0.8%,、-1.4%、-1.5%,、-2.7%,。國防軍工、電子等成長行業(yè)跌幅居前,,接近-10%,。
本輪調整特征的形成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幾類資產的背離:A股與匯率,、港股,、商品,以及A股內部大小盤的背離
我們在報告《如何看當前A股和幾類資產的背離及產業(yè)趨勢交易,?》中提出,,近期A股市場走弱的核心原因在于幾類資產的背離。具體而言,,自10月中旬以來,,A股一度向上突破,表現(xiàn)強勁,;而人民幣匯率,、港股及大宗商品等其他資產卻普遍承壓:匯率持續(xù)貶值,港股震蕩整固,,黑色系及全球定價商品價格下挫,。同時,A股內部呈現(xiàn)“風格蹺蹺板”特征,大小盤分化明顯,。這種資產間的背離狀態(tài),,反映出各類資產背后定價邏輯的差異,A股上漲主要基于市場風偏改善下的流動性邏輯,,匯率和港股更多受到強美元的壓制,,商品市場則在表達基本面“弱現(xiàn)實”。
從歷史經驗來看,,資產之間的背離通常難以長期維持,,最終會通過部分資產的修復或調整實現(xiàn)再平衡。我們構建了A股與匯率,、港股、商品的背離指數以及A股大小盤風格輪動指數,,指標顯示,,至11月中旬各類資產的背離程度達到了較為極致的水平,近日A股與人民幣匯率及商品的背離指數已經開始觸頂回落,,大小盤風格逐步趨于均衡,。A股對于其他資產背離的修復,正是本輪市場調整的核心原因,,近期紅利/順周期大盤風格相對占優(yōu)也印證了這一趨勢,。
第二,當前處在政策預期空窗期,,主線未明
當前正處于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的政策預期空窗期,,市場情緒較政策密集出臺階段有所回落。一方面,,此前發(fā)布的財政政策整體力度雖略超預期,,但主要集中于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政策落地效果仍待觀察,。另一方面,,特別國債支持消費、注資銀行等相關政策尚未落地,。在短期政策真空期內,,增量催化不足,市場主線尚未清晰,,指數較難形成上攻合力,。
第三,外部擾動加劇,,市場風險偏好回落
近期市場受外部因素擾動影響較大,。一是,外資對于明年國內經濟和市場的看法較為謹慎。二是,,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仍較強,。特朗普提名的內閣成員,如沃爾茲,、盧比奧等,,對華立場偏鷹,增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形勢的擔憂,;同時鮑威爾鷹派發(fā)言,,強調“不急于降息”,短期再次加劇強美元預期,。三是,,地緣政治方面俄烏沖突升級、朝鮮半島局勢惡化,,進一步壓制了市場的風險偏好,。
年末看好大盤股,中長期成長股有望占優(yōu)
年底,,大盤順周期風格有望迎來階段性配置機會
正如我們在此前報告《年末估值切換行情值得期待》中強調,,歷次經濟周期拐點前后,由于投資者對政策的關注度明顯提升,,年末市場交易會趨向圍繞政策預期展開,。當前類比2012、2014,、2022年,,歲末年初宏觀靴子有望逐步落地,疊加我們構建的大小盤風格輪動指數已經觸頂回落,,市場風格可能階段性向大盤順周期切換,。
接下來的重要觀察窗口是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明年的兩會,在此期間,,增量政策有持續(xù)落地的可能,,而政策預期難有證偽的風險,市場邏輯將沿著“預期政策拐點——預期斜率過高——預期斜率向下修復——預期斜率向上空間重新打開”的邏輯演繹,,順周期風格有望迎來階段性的配置機會,。
中長期市場交易主線仍在科技成長
從產業(yè)政策視角看,科技創(chuàng)新在全會《決定》的戰(zhàn)略位置明顯升級,,科技創(chuàng)新的定位由“驅動發(fā)展新引擎”升級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基礎性和戰(zhàn)略性支撐”,,科創(chuàng)由發(fā)展的輔助角色向核心角色轉變。在產業(yè)政策的密集催化下,,科創(chuàng)板塊將乘風而上,。
從科技周期視角看,,電子等板塊自身供需及庫存周期處于上行區(qū)間,同時“大國安全”對國內科技產業(yè)提出增量需求,,疊加科技產業(yè)浪潮中我國往往在制造及應用端的展現(xiàn)出“后勁”,,A股科技公司有望明顯受益。
從美元周期視角看,,趨松的金融條件有利于全球制造業(yè)需求和生產補庫活動,,我國制造業(yè)量價與盈利水平有望迎來改善。由于依托海外需求,,中國成長型制造業(yè)行業(yè)估值的分母端應為美元利率,,且成長股的盈利波動貢獻也更多來自于海外,受美元利率變化的影響較大,,因此降息周期開啟后,,成長風格或將占優(yōu)。
具體板塊推薦
短期來看,,順周期方面年底前建議關注四大方向:1)低PB:受益于市值管理政策預期,、結構型貨幣工具創(chuàng)新,低PB國央企存在估值修復空間(銀行,、保險、建筑,、以及以有色為代表的周期股等),;2)化債:隨著地方化債政策啟動落地,存在較多應收賬款的建筑,、環(huán)保行業(yè)將有望改善資產質量,,估值有望提升;3)地產鏈:伴隨地產修復,,地產強相關的板塊如建材,、白酒有望受益;4)消費:美護,、文旅,、汽車、零食以及醫(yī)藥板塊中帶有消費屬性的家用醫(yī)療器械,、中藥OTC等領域,。此外,市場交易仍較活躍,,部分產業(yè)趨勢交易可能產生跨年行情,,但范圍或有所收窄,建議關注AI軟件(Agent/模型/應用),,鴻蒙&信創(chuàng),,數據要素,,可控核聚變,衛(wèi)星&商業(yè)航天,,固態(tài)電池,,自動駕駛。中長期仍看好成長科技,,包括半導體產業(yè)鏈,、國產軟件等自主可控方向。
市場午后持續(xù)調整,,三大指數尾盤均跌超2%,滬指失守3400點關口,。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2.01%,深成指跌2.23%,,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2.48%
2024-12-14 10:22:24A股緣何失守3400點11月中旬以來,,A股經歷了一輪縮量調整,投資者關注調整的原因,、后續(xù)行情的空間及關注點
2024-11-25 11:50:00如何理解近期A股的縮量調整7月31日,,A股市場強勢反彈,根據Wind數據,,上證指數上漲2.06%,,深證成指攀升3.37%,創(chuàng)業(yè)板指增長3.51%,,科創(chuàng)50指數更是大幅上漲4.7%
2024-08-02 08:07:52業(yè)內:A股市場正處于巨變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