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候鳥陸續(xù)南下越冬,,武漢的濕地變得越來越熱鬧。11月27日,,市園林和林業(yè)局發(fā)布了首份冬候鳥觀賞地圖,,推薦了10處濕地及其最佳觀鳥位置。
這10處濕地及觀鳥點包括:沉湖國際重要濕地的沉湖七壕保護站,、觀鳥塔,,洪北大堤的王家涉湖界河泵站、鴨垸湖大治垸泵站,;上涉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團墩湖與鵝公湖之間的大堤,;安山國家濕地公園豐收堤、橋港灣巡護棧道,;東湖國家濕地公園落雁景區(qū)走人棋鳥島附近湖岸,;漲渡湖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的“水上森林”和漲渡湖漁港(退養(yǎng)還濕區(qū));草湖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的劉大公路旁;東西湖府河濕地(天鵝湖)的1,、2,、3號觀鳥臺;天興洲的洲頭,、洲尾,;湯遜湖藏龍島及周邊區(qū)域;沙湖公園環(huán)路A區(qū)與E區(qū)段,、沙湖大橋兩側,。
這些濕地中,沉湖國際重要濕地已接納6萬余只越冬水鳥,,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由各種大雁,、野鴨混群形成的“雁鴨陣”,還有因受鸕鶿糞便污染而變白的“鸕鶿樹”,。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看到上千只普通鸕鶿協(xié)作捕魚、上萬只反嘴鷸上下翻飛造“鷸浪”的壯觀場面,,以及白鶴,、東方白鸛等珍稀瀕危鳥類。
上涉湖濕地是全市最著名的“天鵝湖”,,每年冬天都可看到上千只小天鵝集群棲息的景觀,,還有“雁鴨陣”和普通鸕鶿群棲。安山國家濕地公園毗鄰上涉湖濕地,,兩處濕地基本實現(xiàn)了“鳥類共享”,,每年冬天都有小天鵝、白琵鷺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飛抵這里,,與眾多遷徙候鳥“共舞”,。
東湖國家濕地公園落雁景區(qū)的走人棋鳥島也有一片壯觀的“鸕鶿樹林”,在附近的湖岸就可看到,。新洲區(qū)漲渡湖濕地秋冬時節(jié)火紅的“水上森林”是遠近聞名的鷺鳥樂園,,漲渡湖大湖可以看到在湖心“玩漂移”的雁鴨。長江新區(qū)的草湖濕地水比較深,,是潛水捕食的紅頭潛鴨,、鳳頭潛鴨出沒之地,。
東西湖府河濕地天鵝湖眼下蘆花爛漫,,萬鳥翔集,已有60余只小天鵝飛來,,是距離市區(qū)最近的小天鵝觀賞點,。“雁鴨陣”和白琵鷺群也是湖中的亮點景觀。天興洲是長江武漢段最大的江心洲,,是武漢腹地的一片重要濕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已連續(xù)11年來此越冬。
湯遜湖藏龍島及周邊有紅嘴鷗群,、紅頭潛鴨,、鳳頭潛鴨等野鴨群可賞。沙湖公園已連續(xù)幾年在冬天迎來紅嘴鷗群,,上百只展翅翱翔的紅嘴鷗成為湖面一道勝景,,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賞。
武漢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中心位置,,是候鳥遷徙重要的越冬地,、中轉場和加油站。2023年越冬水鳥調查和鳥類監(jiān)測結果顯示,,全市濕地越冬水鳥數(shù)量約20萬只,,上述10處濕地約占97%。
市園林和林業(yè)局野生動植物與濕地保護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出冬候鳥觀賞地圖旨在為生態(tài)研學,、科學考察、觀鳥活動及野外攝影提供科學指引,,增進人們對鳥類和濕地的了解,,增強人們的愛鳥、護鳥和保護濕地的意識,。
市觀鳥協(xié)會會長顏軍提醒說,,冬候鳥大多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出發(fā),長途飛行4000余公里來到武漢,,明年春天還要北返,,體能消耗非常大。因此,,它們在武漢濕地吃飽,、喝足、睡好覺非常重要,,請市民前往觀鳥時盡量穿深色衣服,,不要驚擾鳥類。
9月22日,在北京東單路口,,西北角與東北角的花壇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修整和搭建工作,。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有的在精心布置花卉,,有的則負責搬運這些裝點城市的鮮活元素
2024-09-25 19:58:02長安街沿線10處國慶花壇上新了近期,,觀鳥界迎來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亞洲漠地林鶯首次現(xiàn)身北京,,這讓眾多觀鳥愛好者倍感驚喜。10月5日,,觀鳥社群中傳來了這一珍稀鳥種抵京的消息,,激發(fā)了觀鳥愛好者陳家琦的興趣
2024-10-15 18:00:18亞洲漠地林鶯首次來北京5月29日,河南發(fā)布公眾號發(fā)布河南省人民政府任免名單
2024-05-30 17:12:37河南發(fā)布人事任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