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南開園,,湛藍天空下湖面溫柔。馬蹄湖的荷塘雖然凋零,,但生機猶存,,讓人想起李商隱的詩句“留得殘荷聽雨聲”。李商隱是葉嘉瑩先生生前投注眾多生命熱情給予闡釋的古典詩人,。她曾說,,遭遇挫折、苦難,、不幸時,,都是用李商隱的詩來化解。只是馬蹄湖的這些冬景,,再也等不來賞荷吟詩的葉先生了,。
葉嘉瑩農(nóng)歷荷月出生,小名“小荷”,,寫過不少詠荷詩,。巧合的是,南開校園的重要景點馬蹄湖一到夏天滿塘荷花,。葉嘉瑩在南開大學執(zhí)教幾十年,,幽幽荷香浸潤過她的生命。她曾寫詩表達自己與南開的情誼:“結緣卅載在南開,,為有荷花喚我來,。修到馬蹄湖畔住,托身從此永無乖,?!?很多人在南開看到荷花時,,會自然想起葉嘉瑩,。一個地理空間與詩意世界形成了互文對照。
葉嘉瑩逝世后,,在南開大學八里臺校區(qū)逸夫圖書館內設有追思靈堂,。為便于友人吊唁,,南開大學特別開設了專門的入校申請通道。過去幾天內,,學生,、老師以及社會各界代表紛紛前來吊唁。靈堂中央,,花圈簇擁著葉嘉瑩先生的遺像,,照片中的她面帶笑容凝望遠方。由其弟子汪夢川題寫的挽聯(lián)置于遺像兩旁,。
11月30日上午10時,,葉嘉瑩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天津第一殯儀館濱河廳舉行。現(xiàn)場大屏幕上顯示一句詩:“天池定有人相待,,何懼扶搖九萬里”,。盡管天氣寒冷,許多南開學子及葉嘉瑩親友陸續(xù)趕來?,F(xiàn)場還設置了“社會人士等候區(qū)”,。早上8點多,已有很多人在等候入場,,包括從上海,、鄭州等地趕來的90后、00后詩詞愛好者,,也有天津本地的退休工人,。
來自上海的90后孔女士聽過葉嘉瑩的講座,深受感染,。這次她坐了一夜火車,,直接拉著皮箱趕到天津,送葉先生最后一程,。她在火車上抄寫了一段《古詩十九首》以表哀悼,。照顧葉嘉瑩生活起居7年的保姆王女士神情沉痛,講述了葉先生生前的點滴,,表示葉先生走時沒有受罪,。
古典文學研究學者,、南開大學講席教授葉嘉瑩,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歲,。葉嘉瑩說自己一生只為一件事,那就是中國詩詞的創(chuàng)作,、研究和教育
2024-11-24 19:52:11送別詩詞的女兒葉嘉瑩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天津舉行,。天津市第一殯儀館濱河廳外,各界人士排著百米長隊,,胸前佩戴白花,,送別葉嘉瑩先生
2024-11-30 13:37:00民眾排百米長隊送別葉嘉瑩古典文學研究學者、南開大學講席教授葉嘉瑩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歲,。她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個書香之家,是輔仁大學古典文學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學會唯一一位中國古典文學院士
2024-11-24 19:46:05葉嘉瑩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