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都是后知后覺,,彼時被收益深深吸引著的血液病患者們很少去深究“配捐”細節(jié),。隨著項目的進行,黃玲讓病友們拉人頭,,靠這種“人傳人”的模式,,黃玲建的“配捐”群從最初的13個人很快發(fā)展到幾百人,病友遍布全國各地,。
參與的人多了,,項目名額也變得搶手起來。一位血液病兒童家長透露,,她當時也想?yún)⑴c“配捐”,,但黃玲以其孩子未成年為由拒絕了家長。也正是這種拒絕,,讓家長覺得“配捐”是正規(guī)的,。最終在其他病友介紹下,她還是入局了,,并成了燕郊病友群中損失最多的人——共損失了103萬元,。
項目的另一個“正規(guī)”之處在于,想?yún)⑴c的人必須開幾項證明,,包括相關(guān)部門出具的貧困證明,、戶口本,、看病收費票據(jù)等。交齊了這些證明,,才能獲得“配捐”資格,。黃玲告訴他們,這些材料都交到了基金會,。
在病友們眼中,,黃玲怎么看都像是個好人。她平時會組織聚餐,,而且往往不讓他們掏錢,。一些病友因此成了黃玲的絕對擁躉,甚至是“托兒”,。有病友想?yún)⑴c“配捐”,,在群里問黃玲去哪里借錢。黃玲手把手教他如何從各個網(wǎng)貸平臺借款,,把救命錢一筆筆打入黃玲指定的賬戶,,等本息回款后再進行還款。這種模式持續(xù)了一年左右,,基本沒出什么問題,。
也因此,想要參與“配捐”的病友越來越多,,以至于黃玲開始限制入群人數(shù),,病友們之間甚至轉(zhuǎn)賣起“配捐”名額。所謂轉(zhuǎn)賣,,就是原本在群里的人出于各種原因暫時不參與的話,,其他人就可以頂替他們參與配捐,拿到收益后雙方分錢,。這個轉(zhuǎn)賣名額的費用,,從最初的200元漲到了后來的500元。
此時的黃玲如“掌舵者”一般,,在群里發(fā)號施令,。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只是想掙出自己的醫(yī)藥費,但也不乏個別人把“配捐”當成了買賣,。有受訪者透露,,“一些托兒,少的賺幾十萬,,多的賺了100多萬,。”
多名白血病患者在河北燕郊的燕達陸道培醫(yī)院遭遇了“配捐”騙局。騙子黃某以基金會名義,,從2023年上半年開始在病友間組織“配捐”,,聲稱投資5萬元可在兩個月后獲得1萬元收益
2024-12-04 22:38:05多名白血病人深陷配捐騙局展開全文新京報訊 12月14日,河北三河市公安局發(fā)布警情通報:更多閱讀:“慈善配捐”外衣下的龐氏騙局:白血病人操盤
2024-12-14 18:09:29河北警方通報白血病患者被騙?近年來,,公眾的反詐防騙意識增強,,接到詐騙電話,往往能第一時間掛斷,。但是如果收到一個姓名,、電話、地址都正確的快遞,,里邊有一張刮獎卡,,你會試試運氣么?
2024-06-20 13:32:04快遞中獎后陷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