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陳生梨記憶力越來越差,很多最近發(fā)生的事情都記不清了,,但他清楚地記得女兒陳楊梅小時候的樣子,,以及18年前在廣場上走丟的情景,。他開著一輛面包車,,車上載著賣棉花糖的小推車,,小推車高1米,,長1米,,寬0.6米,。他常常把小推車擺在學(xué)校附近或景區(qū)門口,賣棉花糖的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貼在車身上的尋人啟事——陳楊梅,,出生日期:2003年5月25日;失蹤時間:2006年10月19日,;失蹤地點: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新南站廣場,。特征:圓臉、大眼睛,、雙眼皮,、眼睫毛很長,右邊太陽穴頭發(fā)下有一顆小黑痣。
十多年來,,為了尋找女兒,,陳生梨開著面包車跑遍全國大部分城市,一邊走一邊賣棉花糖,,既解決自己在路上的開銷,,也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至今,,他已經(jīng)換了三輛車,,冬天在南方,夏天在北方,,白天賣棉花糖,,晚上睡在車上。
陳生梨從未想過放棄尋找女兒,,覺得愧對孩子,。他常常想起18年前那一幕,孩子在他的面前丟失了,。
陳楊梅失蹤時只有3歲5個月,,是一個大眼睛、雙眼皮,,眼睫毛很長的小女孩,。陳生梨的老家在貴州省畢節(jié)市納雍縣龍場鎮(zhèn)的一個偏遠村子,離縣城有30多公里,。2006年9月,,他帶著妻子、孩子去云南昆明打工,。當(dāng)時,,由于沒找到工作,陳生梨打算擺攤放“露天卡拉OK”,,1元1首讓人點歌,,賺點生活費。同年10月19日,,他把攤擺在昆明市官渡區(qū)新南站廣場,,妻子和女兒也在廣場上。當(dāng)時,,廣場上人很多,,他站在人群中放歌,妻子抱著剛出生四個月的三女兒站在人群外,。二女兒陳楊梅在自己身邊,,他怕照看不過來,讓女兒去找媽媽。陳楊梅很聽話,,轉(zhuǎn)身去找媽媽了,。然而,女兒這一轉(zhuǎn)身后,,夫妻倆再也沒有見到她,。
陳生梨剛?cè)ダッ饕粋€多月,人生地不熟,,他和妻子驚慌失措地四處尋找,,沒有任何線索。昆明找遍了,,他就去周邊城鎮(zhèn)找,,依然無果。后來,,他越找越遠,。女兒失蹤第二年,陳生梨買了一輛二手轎車,,開始奔波在全國各地尋女,。轎車開壞后,他又買了一輛二手面包車,,繼續(xù)跑,。第二輛車開壞后,他又貸款買了一輛新的面包車,,如今3年不到,,已經(jīng)跑了8萬多公里。
他的面包車車身上貼滿了尋子海報,,除了女兒陳楊梅,,還有很多其他失蹤的孩子。十多年來,,陳生梨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他在車上放著棉花糖小推車,也放著被褥和炊具,。他一邊賣棉花糖一邊尋找女兒,為了適應(yīng)天氣,,夏天往北,,冬天往南。
賣棉花糖始于2012年,,陳生梨打算掙點錢解決路上的開銷,。賣棉花糖之前,他常常打幾個月工,再去找?guī)讉€月女兒,。如此往復(fù),,短期工不好找,尋找女兒也不方便,,賣棉花糖解決了這個難題,,可以隨時出發(fā),也可以想去哪就去哪,。陳生梨到達一個城市后,,一般選擇去學(xué)校附近或景區(qū)門口賣棉花糖,這些地方人流量大,,生意好,,還可以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尋人啟事。
賣棉花糖之前,,陳生梨賣過氣球,,把一個長長的氣球編成一個小動物模樣。后來,,他看到別人賣棉花糖生意好,,決定改賣棉花糖。他不懂技術(shù),,在網(wǎng)上花幾百元買了一個吹棉花糖的機器,,發(fā)現(xiàn)根本用不了。那時候,,他對網(wǎng)絡(luò)還不熟悉,,不會問商家,也不會退貨,,這個初代的棉花糖機至今還放在家里,。但陳生梨不服輸,他年輕時學(xué)過修車,,對機械比較熟悉,。他開始琢磨人家的棉花糖機器,也學(xué)會了上網(wǎng)研究,。他發(fā)現(xiàn)一臺好的機器要好幾千元,,于是自己購買各種配件,成功組裝了一臺,,只花費一千多元,。
棉花糖是用白砂糖吹出來的,陳生梨按照網(wǎng)上的教程,,學(xué)會了如何添加食用色素,,如何吹出各種形狀,。他后來又學(xué)會了畫糖畫,一開始畫得不像,,慢慢地也能畫出惟妙惟肖的動物造型,。糖畫比較麻煩,他沒有賣了,,堅持賣棉花糖,。小推車上貼著女兒的照片和尋人啟事,也掛著一些小玩具,。
陳生梨稱,,以前一天生意好的時候,可以賣幾百元,,平時一般就幾十元,。除了自己在路上的花銷,每個月還能有四五千元寄回家,。但他發(fā)現(xiàn)近兩年生意不如以前了,,這個冬天他沒有出去,在納雍縣城擺攤,,很多時候只能賣一二十元,,最少一天只賣了8元錢。陳生梨的妻子在縣城做環(huán)衛(wèi)工,,收入微薄,。
這些年來,陳生梨記不得吃了多少苦,。棉花糖生意不好后,,陳生梨今年又嘗試過賣烤腸、面筋等,。他在網(wǎng)上買了一千多元的食材,,但很快發(fā)現(xiàn)這門生意干不了。賣烤腸需要冰箱,,他沒辦法在車上裝個冰箱到處跑,。
陳生梨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記憶力變得差了,他常常想不起新近發(fā)生的事情,,有時候會犯迷糊,,但女兒陳楊梅小時候的很多事情又總是歷歷在目。他從未想過放棄尋找女兒,,就是放不下,,覺得愧對孩子。他會常常想起18年前的那一幕,,孩子在他的面前丟失了,。
三年前,他開車去西安尋找女兒,,從貴州畢節(jié)出發(fā),,進入四川后車子壞了,他下高速換了個水箱,,然后繼續(xù)出發(fā),。結(jié)果沒開出多遠,車子又壞在高速路上,,他只能報警求助,,高速公路交警幫他聯(lián)系了拖車,車子再次被送進了修理廠,,一檢查需要換發(fā)動機,。換發(fā)動機費用昂貴,陳生梨沒有換,,他讓修理廠簡單處理車子后,,開著車回家?;厝サ穆飞?,陳生梨情緒一下子崩潰了,一邊開車一邊哭,。
在路上,,他遇到過很多給予他幫助的好心人,讓他感受到溫暖與力量,。賣棉花糖的時候,,有人給他點外賣。車子壞在去廣東的路上時,,拖車師傅幫他把車拖到修理廠后,,不僅沒有收他的拖車費,還要幫他出修車費,。
他也在尋找女兒的路上,,成為一名尋親志愿者。在眾多尋親家長中,,他算是年富力強,,理所當(dāng)然地幫助更多家長,擴散信息,,組織活動,。他也參與一些公益活動,成為公益機構(gòu)捐助山區(qū)孩子的橋梁,。
18年一晃而過,,丟失的女兒陳楊梅按年齡推算已經(jīng)21歲了,。陳生梨也從28歲找到了46歲,年輕的人生全耗在路上,。他記得2007年第一次去北京,,又到天津、河北,、陜西,,然后去了江蘇、上?!恢挥X就走到現(xiàn)在,。他想起在路上的無數(shù)個日夜,一個人孤獨落寞地行走,,內(nèi)心泛起無盡的凄涼與痛苦,。陳生梨稱,晚上睡在車上,,夜深人靜時仰望夜空,,他常常會想起女兒流淚。
近日,,湖南婁底。爸爸一直惦記著屋前的馬路圍墻,,女兒加緊趕工想要實現(xiàn)爸爸的心愿,,爸爸因病臥床不起,大家就背著他出來看看,。
2024-07-11 17:02:12女兒加緊趕工完成了父親的心愿10月15日,,陜西渭南。山西運城56歲的杜女士帶著86歲的父親用時7小時爬完華山,。
2024-10-15 17:35:0456歲女兒陪86歲父親爬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