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年伊始,,全球航天界迎來了一系列重要事件。美國“新格倫”重型運載火箭即將首飛,,印度計劃在1月7日嘗試首次太空對接試驗,。如果成功,,印度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后第四個獨立掌握太空對接技術的國家,。此外,,NASA與歐洲航天局的火星采樣返回任務也可能公布全新路線圖。
去年12月30日,,印度極地衛(wèi)星運載火箭搭載兩枚用于“空間對接試驗”(SpaDeX)任務的衛(wèi)星順利升空,。該任務旨在發(fā)展并展示航天器在近地軌道交會對接及分離所需技術。這兩顆220公斤的衛(wèi)星分別是追蹤航天器SDX01和目標航天器SDX02,。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斯里達拉·帕尼克·索馬納特表示,,兩顆衛(wèi)星將于1月7日左右,在距地球470公里的環(huán)形軌道嘗試完成交會對接,。任務簡報中提到,,在成功對接和加固后,將在兩顆衛(wèi)星脫離對接和分離之前演示電力傳輸,,預計任務壽命長達兩年,。
在軌交會對接技術是印度載人航天飛船和空間站計劃所必需的關鍵技術,。此前只有美國、蘇聯(lián)/俄羅斯和中國獨立掌握該技術,。1966年3月,,美國“雙子星8”號飛船與“阿金納”目標飛行器對接,完成人類史上首次太空對接,;1967年10月,,蘇聯(lián)“宇宙188”號飛船與“宇宙186”號飛船實現(xiàn)世界上首次無人自動交會對接;2011年11月,,中國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實現(xiàn)了自動交會對接,。這次印度SDX01和SDX02衛(wèi)星都搭載了基于差分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的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提供定位,、導航與授時功能,,能夠高度精確地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為展開交會對接提供關鍵數(shù)據(jù),。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表示,,這項技術對于印度的太空雄心非常重要,例如登月,、從月球帶回樣品,、建造和運營印度空間站等。
若此次任務取得成功,,印度將躋身精通太空對接技術的精英國家行列,,與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并駕齊驅,。這不僅將增強印度的太空探索能力,,也為未來國際太空任務合作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NASA高層將在7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火星采樣返回任務的最新情況,。當前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正在火星上收集和分析科學樣本,這些樣本將幫助科學家了解火星的地質歷史,、氣候演變,,并為未來的人類登陸火星做準備。如果能夠將這些樣本送回地球,,也將有助于NASA尋找火星生命是否存在的跡象,。
然而,,NASA將火星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正處于十字路口,。根據(jù)現(xiàn)有計劃,第一步由“毅力”號火星車使用復雜的機械臂收集樣本并儲存,。下一步將由新發(fā)射的火星探測器降落到火星表面,,將這些樣本包裝好并送入火星軌道,。最后歐洲航天局的探測器與其在火星軌道交會對接,取得火星樣本并送回地球,。但目前面臨的情況是項目進度和費用遠超預期,。2020年NASA預計火星采樣返回任務的成本最高約30億美元,但2024年4月的最新評估認為費用將攀升至110億美元,。2023年9月的另一項評估還發(fā)現(xiàn),,NASA可能要到2040年才能將火星樣本送回地球,距離“毅力”號火星車首次登陸火星已經過去了20年,。
NASA局長納爾遜明確表示,,110億美元太昂貴,2040年的時間太長,,無法接受,。更讓NASA和美國政府無法接受的是,中國計劃在2028年啟動火星采樣返回任務,,目標是在2031年將火星樣本送回地球,。為了應對這些新挑戰(zhàn),NASA一直在研究如何降低火星采樣返回任務的成本和復雜性,,并向美國工業(yè)界和學界尋求解決之道,,預計在7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NASA可能會揭示該計劃的新路線圖,。
11月初將有兩件足以影響全球的大事發(fā)生:我們的大會和對岸的大選,。我們的大會將在11月4日至8日舉行。這次會議原定于10月底,,但被微妙地推遲到了11月初,與對岸的投票揭曉時間重合
2024-11-01 09:06:5311月兩件重磅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