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我國嫦娥六號任務成功從月球背面采集了1935.3克的樣品,,為開展月背研究提供了寶貴機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申請到了其中的16克樣品,,并組織上百人的科研團隊進行多領域分析,。在離子探針實驗室,,科研人員正緊張有序地對月壤進行檢測分析。
研究員李秋立表示,,嫦娥六號樣品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科研人員需要盡快完成分析,帶來關于月球演化的新知識,。玄武巖是巖漿活動的產(chǎn)物,,攜帶關鍵信息。拿到樣品后,,李秋立及合作團隊從中挑選出首批108顆玄武巖巖屑顆粒,,目標是盡快獲取每個顆粒的年齡信息。通過離子探針技術,,他們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了108顆玄武巖巖屑的年齡分析,,并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發(fā)表了新發(fā)現(xiàn)。
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玄武巖顆粒年齡約為28億年,,其中一顆42億年的玄武巖巖屑尤為特殊,表明月球背面的巖漿活動持續(xù)了至少14億年,。專家介紹,,月球正面和背面存在諸多不同,為什么月球上90%以上的玄武巖都分布在正面,,而背面卻很少,?這些科學問題亟待解決?;阪隙鹆栃鋷r顆粒的研究成果,,人類首次獲得了關于月背火山活動的認知,為了解月球演化歷史提供了獨特視角和關鍵證據(jù),。
根據(jù)目前的研究,,嫦娥六號采回的玄武巖主要噴發(fā)年齡為28億年,正處于月球磁場演化的關鍵時期,。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實驗室,,科研人員從月壤樣品中挑選出4顆毫米級的玄武巖巖屑,發(fā)現(xiàn)月球在距今28億年時具有一個增強趨勢的磁場,。這項發(fā)現(xiàn)填補了月球古磁場記錄中長達十億年的數(shù)據(jù)空白,,揭示了月球磁場在下降之后還有波動和回升的現(xiàn)象。
除了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科學家對嫦娥五號月壤的研究也在持續(xù)進行,。研究表明,距今20億年時,月球仍存在一個非常弱的磁場,,這說明月球內部可能還具有一定活力,。這兩項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了對月球不同時期磁場及其內部活動狀態(tài)的認識。
我國月球樣品研究不斷取得原創(chuàng)性突破,,豐富了人類對月球演化的認識,。截至目前,已向多個單位分發(fā)了大量月球樣品,。利用最新分發(fā)的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還在月背樣品特征、月球演化活動等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未來,,隨著更多月壤研究項目的部署和開展,有望幫助我們認識一個“全新”的月球,。
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專家利用嫦娥六號采回的月球背面樣品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上發(fā)表了一項創(chuàng)新成果
2024-12-20 11:56:23嫦娥六號月壤樣品有重大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