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女士患糖尿病兩年,開始吃降糖藥可控制血糖,,一年后,醫(yī)生只能再加胰島素,,雙重作用下,血糖才趨于穩(wěn)定,;又過了半年,,趙女士空腹血糖達12mmol/l,餐后血糖最高可達16mmol/l,,復診時她還告訴醫(yī)生,,總感覺乏力沒精神,渾身瘙癢,,晚上也睡不好,。
這些癥狀顯然是糖尿病的并發(fā)癥,醫(yī)生不明白,,趙女士一直遵醫(yī)囑,,為何血糖迅速反彈。醫(yī)生詢問后了解,,原來趙女士除了按時用藥,,在生活其他方面未做出改變,平時不運動,,體重還超標,飲食也不太注意,。
如果放任血糖一再偏高,,后續(xù)并發(fā)癥令人苦不堪言,醫(yī)生結(jié)合趙女士病情,,再次調(diào)整用藥,,又囑咐她在生活上要改變。
趙女士也不想被糖尿病折磨,,下定決心改變,。
三個月過去,復查出現(xiàn)了奇跡,,血糖恢復正常,,餐后血糖降至9mmol/l左右,胰島素用量逐漸減量最后停用,。
趙女士從血糖難以控制至胰島功能出現(xiàn)恢復,,絕非個例,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嚴格調(diào)整,,不僅有可能血糖回歸正常,胰島功能也可恢復,。
高血糖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一大難題,。近幾年,每年都有幾百萬人,,因糖尿病及并發(fā)癥而亡,,且這個數(shù)值還不斷上漲。
所以對于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刻不容緩,。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中,,有一線生機的存在,那就是胰島功能恢復,,這預示血糖更平穩(wěn),,病情在好轉(zhuǎn)。
要達到這一目標,,先從了解胰島功能開始,。
一、胰島功能的重要性
作為胰腺內(nèi)分泌的一部分,,正常情況下,胰島通過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兩種,,保持血糖水平的平穩(wěn),。
人體內(nèi)升高血糖的激素,,包括但不限于胰高血糖素,但只有胰島素能降低血糖,。
而不良生活習慣、飲食偏好,、肥胖藥物等因素,,傷到胰島,,β細胞無法分泌足夠胰島素,,更不可能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人體自然會出現(xiàn)高血糖癥狀,。
糖尿病不加以控制,,黏稠的血糖流入其他器官,影響其正常功能,,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
2型糖尿病多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
如今醫(yī)學研究表明,,這個過程并非不可逆,。特別是在二型糖尿病的前期,,病情主要以胰島素的抵抗為主,,此時只要能夠解決掉胰島素抵抗這個麻煩,就有很大可能恢復正常血糖,。
糖尿病的中后期,,胰島功能也并非完全不可用,,經(jīng)過有效干預和控制,喚醒休眠的胰島β細胞,,依舊能夠恢復部分胰島功能,幫助人體降糖,。
2021年,內(nèi)分泌首席專家李光偉教授的研究證明,,胰島β細胞是可以再生的,,人體只要有1/3左右的β細胞分泌功能正常發(fā)揮,,血糖就能維持穩(wěn)定,。
所以,患有糖尿病后,,不必持悲觀態(tài)度,,自暴自棄,。相反,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生活,,對待疾病,,反而胰島功能有恢復的可能。
二,、胰島功能恢復有哪三種跡象,?
有研究顯示,在2型糖尿病確診的前期,,患者的胰島功能并未完全損失,,還剩下30%~50%的功能,但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任由病情惡化,,剩下這部分胰島功能,,會以每年減少4.5%的速度遞減。當胰島功能低于10%時,,僅靠藥物維持血糖成為一件難事,。
相反,早期若控制得到,,胰島是有恢復的可能的,,當出現(xiàn)以下三種跡象,就表明胰島功能在恢復了,。
1.血糖逐漸平穩(wěn)
在胰島功能受損時,,胰島細胞“罷工”,隨著食物的消化吸收分解為葡萄糖,,此時的身體,,就像一件出現(xiàn)故障的機器,無法精準衡量,,并分泌足夠的胰島素高質(zhì)量完成工作,,血糖也會出現(xiàn)極大波動。
而此時若胰島功能逐漸恢復,,胰島β細胞對血糖的敏感性增強,身體將會根據(jù)體內(nèi)血糖水平,,進行精準的分泌胰島素,,雖然無法一步到位,降到正常水平,,但可以將血糖控制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范圍內(nèi),。
胰島功能恢復的癥狀是,患者調(diào)整糖尿病治療措施一段時間后,,早起空腹血糖,,持續(xù)幾天都能維持在正常值之內(nèi),餐后血糖也不會飆升,,得到有效改善,,波動范圍小。
2.服藥量減少
隨著胰島功能的恢復,,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之前需要通過服用大量藥物來維持血糖穩(wěn)定的患者,借助外力才能恢復身體機能,,如今可以減少藥量,,也能達到良好的降糖效果。
最直觀是部分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在胰島功能恢復之前,,可能每日打幾十單位的胰島素都無法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隨著病情的好轉(zhuǎn),每日只需打十幾單位的胰島素,,即可很好的控制血糖,。
3.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趨于正常
糖化血紅蛋白是葡萄糖在血液中存在過的依據(jù),,具有不可逆性,,這個數(shù)值可以作為患者在近兩三個月內(nèi)糖尿病控制的指標。
隨著胰島功能的逐漸恢復,,胰島素分泌增多,糖化血紅蛋白也會在機體對影響下,下降至4%-6%,。
除了以上三種跡象,,隨著胰島功能恢復,,曾經(jīng)高血糖的癥狀及其相關(guān)的并發(fā)癥,,也會有明顯的減輕,甚至是消失,。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水平高,,體內(nèi)對水的數(shù)量也增加,以此才能維持滲透壓的穩(wěn)定,,小便次數(shù)也會偏多,,隨著胰島功能恢復,小便次數(shù)降減少,,不再頻道排尿,;高血糖會使血液粘稠度增加,造成對視網(wǎng)膜的傷害,,導致糖尿病患者視力下降,,情況嚴重甚至是失明,隨著胰島β細胞逐漸恢復分泌胰島素,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視力會有所好轉(zhuǎn),。
除此之外,胰島功能的改善,,使消化系統(tǒng)得到更好的改善,,便秘、腹瀉等情況會減少,;
人體對能量的使用提高,,患者感到精力要比之前充盈;睡眠質(zhì)量提升,,胰島功能改善后更容易入睡,;口干口燥、渾身發(fā)癢的癥狀減輕甚至消失,;患者服用正常的飯量,,也不會頻道出現(xiàn)饑餓感。
以上種種跡象,,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都是驚喜,,但想要做到胰島功能的復原,不是一早一夕的事,,那么糖尿病患者從哪些方面入手,,有效預防胰島功能下降,防止受損的胰島惡化,,幫助其有效恢復呢,?
三、糖尿病人如何保護受損的胰島,,使其恢復功能,?
糖尿病人要想減少并發(fā)癥,減輕高血糖對機體的折磨,,就要從生活中做出改變,,呵護受損的胰島,使其恢復正常功能,。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是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多個器官配合完成,。高血糖人群,,胰島功能本就不如正常人,要想恢復胰島正常功能,,每一餐不宜吃的太飽,,熱量不能太高,增加胰島細胞的負擔,造成血糖的起伏,。
糖尿病患者改變飲食習慣,,以七八分飽最合適,少餐多食,;少吃高脂肪,、高油脂的食物,低糖,、低鈉,、低碳水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谷物雜糧等,攝入優(yōu)質(zhì)蛋白,,既能保證均衡的營養(yǎng),,又不會過多過增加胰島的工作量。
糖尿病一般要長期服藥控制血糖,,根據(jù)不同的藥理作用,,降糖藥又分為多種類型。與胰島素分泌有關(guān)的藥物,,包括促胰島素分泌劑和胰島素增敏劑,。
但需注意的一點是,這兩類藥物雖然對胰島十分友好,,卻不適合所有的糖尿病人服用,。
在臨床中,每個高血糖致病原因,、對藥物敏感性,、身體恢復等情況都存在差異,在用藥時必須個性化給藥,。為了保護胰島,,恢復其功能,就要遵醫(yī)囑,,合理用藥,才能減輕胰島負擔,,使其有“喘息”的機會,。
糖尿病人要動起來,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高血糖人群要堅持有氧運動,,可以消耗身體能量,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減輕胰島負擔,,長期堅持運動,,還會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起到類似服用降糖藥的功效,。
2024年1月Diabetes Care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堅持運動,可有效降低降低糖化血紅蛋白,。
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受試者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量在每周244分鐘,高強度運動量在每周157分鐘時,,能達到最佳降糖效果,。
要想恢復胰島功能,減輕體重也是糖尿病人必須要做的,。高血糖的環(huán)境中,,胰島本就是超負荷工作,若體重再超標,,過多脂肪堆積在胰腺,,會增加胰島受損的幾率,胰島“苦不堪言”,。所以,,減肥,減少內(nèi)臟上堆積的脂肪,,是給胰島減輕工作量,,能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改善胰島素抵抗,,對血糖也更友好,。
學會維持情緒穩(wěn)定,是糖尿病人的新“功課”,。長期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多少都會被負面情緒干擾。壓抑,、焦躁等負面情緒,,也會影響胰島的“心情”,導致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下降,,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患者要學會調(diào)節(jié)心情,多于親人,、醫(yī)生交流,,緩解不良情緒,,必要時可以咨詢心理醫(yī)生,維持健康的心態(tài),,更有利于與病魔抗爭,。
糖尿病并不等于“慢性自殺”,如果以積極的心態(tài),、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和維護血糖,會有很大幾率使受損的胰島恢復功能,。上文所講的胰島功能恢復的跡象出現(xiàn),,那么離康復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