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據(jù)魏朝董勛的《答問禮俗說》記載,正月初一至初七分別對應(yīng)雞,、狗,、豬、羊,、牛,、馬和人。梁朝時期,,人們在人日這天會進行一些特別的活動,,如吃七菜羹、剪彩為人,、造華勝相遣以及登高賦詩,。
七菜羹是將七種蔬菜切成小塊,用五味調(diào)和成糊狀的食物,。剪彩為人則是剪裁五色綢或雕刻金屬薄片成人形,,貼于屏風(fēng)上或戴在頭上,寓意新年里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華勝是一種頭飾,,流行于晉代,,形狀取自織機上的部件,,象征吉祥與美好。這種頭飾的樣式還借鑒了西王母所戴首飾的模樣,,成為女性間互贈的美好禮物,。
古人有春日登高的習(xí)慣,《老子》中有“眾人熙熙,,如登春臺”的描述,,《楚辭》中也有“目極千里傷春心”的詩句。雖然不清楚具體從何時開始,,但至少從晉朝起就有詩人如張望寫過關(guān)于初七登高的作品,,而到了梁朝,這一習(xí)俗已經(jīng)相當普遍,,人們會在這一天登高遠眺并吟詩作賦,。